Jonathan Ive 要离开苹果了。
从 1992 年加入苹果开始,Ive 主导了 Mac、iPod、iPhone、iPad、Apple Watch 等众多苹果产品的设计,还在苹果新总部 Apple Park 的各种设计细节上投入了大量心血。
离开苹果之后,Ive 将组建一家自己的独立设计工作室 LoveFrom,苹果仍会是他的主要客户之一。,他能更自由地去做他自己的项目。苹果的设计部门将由目前的副总裁 Evans Hankey 继续领导,向 COO Jeff Williams 汇报。
在苹果的新闻通稿中,Tim Cook 表示,苹果将继续受益于 Ive 过往的工作成果,由他组建的设计团队也将承担起的未来的设计工作,且苹果会以客户的身份继续和 Ive 进行直接的合作。
失去乔布斯的 Ive
不说最伟大,Jony Ive 至少是 21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师,没有之一。
从 1997 年乔布斯回归到 2012 年去世的 15 年间,Ive 和乔布斯一起,做出了一款又一款颠覆性的产品,他的设计理念可以总结为两点,「多彩化」和「一体化」。
1998 年的 iMac,iPod nano 和 iPod touch,iPhone 5c、XR,以及 Apple Watch 的表带,都是「多彩」的设计理念指导出的产品;iPhone、iPad、 铝制一体成型的 MacBook、iMac 和 Mac mini、2013 年的「垃圾桶」Mac Pro,都是「一体」的设计理念指导出的产品。
这是苹果产品最大的魅力所在。它们不只是一台能高效工作的计算机,帮助你获取、处理、产出信息。作为「物件」的它们,本身就具有一种美感。从摆在桌上的 Mac,拿在手里的 iPhone,到戴在腕上的 Apple Watch,Ive 赋予它们性感的设计,将它们变成了最受欢迎的产品。
「设计」和「工程」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共同组成了「产品设计」这项工作。在乔布斯时代,乔布斯是苹果产品的总工程师,能够确保 Ive 所做的设计在工程上是可行的。但在乔布斯去世后,Ive 作为设计师的偏执渐渐开始抬头。
最近几年,苹果产品出现工程缺陷的频率开始显著增加。2013 年发布的「垃圾桶」Mac Pro 因为过于一体化,用户很难对它进行后续的定制升级,且有着明显的散热问题。2015 年推出的超薄款 11 寸 MacBook 在散热、性能和接口上备受诟病,从那一代 MacBook 开始搭载并推广的「蝶式键盘」也因为极高的故障率,最终被苹果承认是设计有缺陷。
尽管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些不合理的设计都是出自 Ive 之手,但他作为设计团队的负责人、首席设计官,必须为设计团队的作品负责。更何况这些设计也显然是他的理念所指导出的结果。而且从它们的产品视频里,不难看出 Ive 对这些产品的参与程度是相当高的。
著名科技博主 John Gruber 在自己的博客文章里,将失去了乔布斯的 Ive 比作失去了列侬的保罗·麦卡特尼(两者是甲壳虫乐队的最重要成员)。没有了最好的搭档,他仍有极强的能力,却难以将想法如魔法般变成极为优秀的产品。Apple Park 是乔布斯留下的最后一项「任务」。完成之后,Ive 选择离开。
设计的「后半周期」
设计的更迭是有周期的。
新的技术给设计带来新的可能,远见者会看到一条新的道路,正确的道路会孕育颠覆性的产品,之后,这个产品就可以沿着既定的轨道,相对平稳地发展一段时间。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 iPhone。它用「触控操作」颠覆了「按键」,将智能手机的设计带入了一个新的周期。在这之后,智能手机在设计上开始变得越来越同质化,最近几年的「全面屏」潮流更是将这种同质化带向了巅峰。
苹果正在进入一个设计的「后半周期」,它旗下的产品开始越来越具有一致性。比如 iPhone 和 Apple Watch 都是 3D 玻璃 + 金属中框 + 3D 玻璃的结构,比如全线 Mac 产品的外壳都是一体成型的一块铝,以及大多是白色塑料做成的配件、线材。
能使旗下产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借此塑造一种秩序美,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也是苹果耗费巨大资源创造的优势所在。这让用户能更容易理解不同的苹果产品,无论是功能上,还是美学上。
在这样的「后半周期」里,还有很多设计工作要做,比如去确定一个音量按键、一个充电接口的位置,确定一个曲线的弧度是怎样的。但留给设计师思考的空间正在减少,Ive 很难再像之前那样设计一台完全不同的设备,比如聚碳酸酯材质的 iPhone 5c,或是多彩塑料外壳的 iMac。更多的时候,他需要研究之前已完成的设计,来保持苹果产品设计的连贯和一致。
2016 年,苹果启动了「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项目,出了一本书,收录了从乔布斯回归开始,苹果所做的一切工业设计。还推出了一系列纪念品,在 Apple Park 旁的游客中心限定发售。不难看出,这个项目就是 Jony Ive 推动的。在项目宣传视频的最后,Ive 说,「作为设计师,你必须活在未来。这不是说我们对已完成的工作不感兴趣,而是我们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那些未完成的工作上。」
所以当苹果的工作难以让他「活在未来」时,Ive 选择离开。
「去实体化」的设备
Jony Ive 的父亲是一个银匠,这让 Ive 从小就对各种实体的物件十分痴迷,喜欢研究它们的形状、颜色、质感……
在所有电脑都没有颜色的时代,苹果率先做了「有颜色」的电脑,且在上面做了一个「提手」。因为即使是电脑的背面也会有被看到的一天,即使是摆在桌上的电脑也会有被提起的一天,苹果要针对这些情况进行设计。MacBook 背后那个会亮起的苹果 Logo 灯更是成为了无比经典的设计。
在 Ive 和乔布斯眼里,一台电脑不只应该有强大的运算性能,还应当有优雅的外观、合理的工业设计,你不只是看它的那块屏幕上显示的东西,而是在它关机的也能看到它,触碰到它,感知到它。这种「电脑本身应当是一个实体物件」的哲学深刻影响了苹果。
在 Ive 的领导下,苹果将玻璃和金属这两种材料用到了极致。从 iPhone 4 上「金属中框同时也是通信天线」的设计,到一体切割成型的 iPhone 5,到玻璃和金属几乎完美融为一体的亮黑 iPhone 7 以及之后的 iPhone X、Apple Watch Series 4。包括 2015 年发布的黄金材质的 Apple Watch Edition,也被认为是 Jony Ive 主导并坚持要做的一个产品。 Ive 对「材质」近乎偏执的追求,造就了苹果产品的独特魅力。
2015 年,Ive 从「负责设计的高级副总裁」升任「首席设计官」。之后他从日常的产品设计工作中退下来,转而投身 Apple Park 和 Apple Store 的设计工作,因为在这些地方有更多需要被设计的「物体」。在 Apple Park 里,大到那扇 4 层楼高,由一整块玻璃切割成型的「大门」,小到一个苹果申请了专利的「圆形披萨盒」,处处都能感受到 Ive 的存在。
2017 年,著名科技记者 Steve Levy 代表 WIRED 杂志,受邀前往 Apple Park 进行参观。他问 Jony Ive,为什么你需要这样一扇四层楼高的玻璃门?Ive 回答,「这得取决于你怎么定义『需要』,对吧?」。
但用户对「实物」的需要却正在减弱。进入「全面屏」时代,计算设备开始变得更关乎屏幕,成为一个更单纯的内容显示介质。Apple Park 完全建成后,已经有一套完整设计蓝图的苹果也渐渐不那么需要 Ive。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对「实物感」痴迷如此,Ive 也在 2013 年参与推动了 iOS 7 从拟物到扁平的改革。
之后的几年,这个决定都备受争议。其中最著名的反对者之一当属罗永浩。他在锤子科技组了一个业界顶尖的设计师团队,试图坚持拟物的设计。锤子在这个方向上做出了不俗的成绩,但大势仍不可逆。当人们开始习惯和一块玻璃进行交互时,设计必然要变得更简洁,更突出内容,作为「实体」的设备也必然渐渐被忽略。
6 年之后,再回头看 iOS 7 的转变,争议。作为设计师的 Jony Ive 不喜欢这件事,但他仍敏锐地洞察了未来趋势,这就是一个专业人士的「专业性」所在。
6 年前,在接受 USA Today 采访时,Ive 直言,如果自己有一天要被强迫着设计电脑和手机,「那我宁愿去设计杯子」。
今天,他终于得以「解放」,能够去做自己想做的设计了。对于苹果来说,它可能只是失去了自家的「官方声优」,而世界将拥有这位顶级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