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这种"肉"有癌变风险!这几种必须切除 很多人不知道
  • 黄佳
  • 2019年07月02日 11:34
  • 0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见到各种各样的“肉”。例如肌肉,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塑形“好肉”;瘦肉,是每天都需要补充的“能量肉”;肥肉、赘肉,是日思夜想想摆脱的“坏肉肉”。

以上这些肉,我们都很熟悉,但是息肉你听过吗?这种同样长在我们身体内的“肉”可不简单。有人说它会导致癌变一定要及时切除,真的是这样吗?今天就带你好好地认识一下它。

息肉是什么?

息肉是由黏膜的细胞生长聚集而成的多余赘生物,所以,它其实并不是肉。

常见的息肉有鼻息肉、胆囊息肉、胃息肉、肠息肉和宫颈息肉等,人体80%的息肉发生在胃肠道,尤其是结直肠部位。

息肉是如何产生的?

1、鼻息肉

鼻息肉的发病原因目前尚未研究清楚,但与反复感染或炎症密切相关,症状主要为鼻塞、流鼻涕、嗅觉减弱等。

如果息肉阻塞咽鼓管,还会导致耳鸣、听力减退和鼻窦炎、慢性咽炎等并发症。长期的鼻息肉还会导致鼻骨破坏、鼻子增大。

2、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可能与胆囊结石、胆囊慢性炎症、胆囊内压力增高有关,也有研究称高脂饮食、不吃早餐、爱喝酒爱熬夜者容易得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一般症状轻微,在体检B超时才会被发现。

3、胃息肉

胃息肉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因素、长期刺激性食物摄入等原因导致。

早期胃息肉无明显临床症状,后期息肉变大或变多会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如果合并溃疡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4、肠息肉

肠息肉发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长期便秘,经常使用刺激性泻药,常摄入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等。

多数肠息肉患者没有临床症状,只有少部分人会出现腹痛、便秘、便血甚至肠梗阻等异常表现。

4、宫颈息肉

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长期刺激的结果,也与体内激素变化、性生活、阴道环境、流产及分娩时导致的宫颈损伤有关。

大部分宫颈息肉患者没有症状,小部分会有阴道流血、白带增多、甚至白带有血等症状。此外,宫颈息肉会产生炎性分泌物、破坏阴道环境、降低精子活力,也就是说,会影响受孕。

息肉都会癌变吗,需要手术切除吗?

鼻息肉

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证明鼻息肉会癌变。

对于病情轻微的鼻息肉患者,可以通过药物保守治疗。

但如果出现影响鼻窦引流的鼻息肉,或者是经药物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的,可以通过手术切除。

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大体可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其中非肿瘤性息肉占90%,大多数的胆囊息肉为良性,患者一般仅需半年至1年复查便可,不会出现恶变。

在剩下的10%的肿瘤性息肉中,腺瘤性息肉占大多数,需要高度警惕。国际上认为,患者符合以下几种情况时,应高度警惕胆囊息肉恶变的可能:

1、只有一个息肉。

2、息肉大于1cm。

3、息肉的蒂较大,基底较宽。

4、息肉持续观察1年仍在增长。

5、中年女性,有结石或胆囊炎症状,或存在胆囊癌家族史。

以上这些患者,建议积极手术治疗。

胃息肉

约80%为炎性或增生性息肉,约20%为腺瘤性息肉。

炎性或增生性息肉的癌变率较低,而腺瘤性息肉癌变率相对较高。一般来说,胃息肉一旦被发现,都建议取活检,以确定其病理类型。

如果胃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且数目较少,可先定期监测;如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则不论息肉多少、类型、有蒂无蒂,一定要切除,以防恶变。

肠息肉

可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肠癌癌前病变,有研究表明,95%以上的结肠癌来自结肠腺瘤。

一般来说,1个、2个肠息肉癌变概率不高,但数量越多,癌变机会越高;息肉越大,癌变几率也越高。

发现肠息肉,应尽早切除,以防癌变。

宫颈息肉

药物几乎没有效果,发现后应当行微创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如果发现为有恶变,要进一步进行治疗。

如何预防息肉的产生?

1、防治感冒,避免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等对鼻子的刺激,不要经常抠鼻子或强行擤鼻涕。

2、控制饮食,戒烟限酒,多食用蔬菜水果,多摄入膳食纤维。

3、改善阴道环境,积极控制宫颈炎症。

4、每年定期体检,以及时发现各种息肉,有家族史的人更要注意。

5、定期复查。消化道息肉即使切除后,也可能复发,所以要定期复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因此对于息肉并不全会导致癌变,一定要根据情况而定,但一定要重视。

身上的这种


文章出处:科普中国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