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钉钉主办的未来组织大会上,灵河文化创始人兼CEO白一骢分享了阿里影业和灵河文化联手打造的云尚制片管理系统。做为阿里影业在影视行业内容制作环节的新基础设施,该系统将目前影视制作的大部分工作数字化和线上化,帮助制作公司规范制作流程、把控拍摄品质、提高工作效率、控制制作成本。
云尚制片管理系统基于钉钉的架构建立,融入钉钉整体生态。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与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的《钉钉商业生态系统及经济社会价值报告》显示,截止到2019年6月30日,钉钉企业组织数已超过1000万,超过2亿人在钉钉上工作,如今,基于钉钉的云尚制片,正在助力中国电影制片领域的数字工业化发展。
行业思维+互联网思维 数字化制片雏形初现
2013年左右,白一骢开始自己探索制片管理软件的开发工作,但毕竟影视公司不是写代码的,软件研发的进展,一度陷入瓶颈。
随着灵河文化跟阿里影业合作的不断深入,双方发现,灵河的影视行业经验可以同阿里影业的互联网思维、钉钉的企业管理思维相结合,做成一套行业化的解决方案,于是在2018年左右,双方联合开发了云尚制片管理系统。
阿里影业的开发人员和灵河的制片人,多方磨合了近一年的时间,让行业思维和程序思维充分碰撞,在钉钉的基础架构上,完成了影视制片数字化管理体系的搭建,让云尚制片管理软件从一个简陋的雏形,成长为了如今的一款行业解决方案。
“最开始我们只是想做一个管理自己公司的工具,没想到阿里进场之后,使得它有机会升级成了一个行业级别的软件。”白一骢说。
“影视公司自己想做这个事情是很难的,但是阿里影业的介入,让这件事从想象落地成现实。在国内如果一个影视公司说我要改变这个行业,大家都不太相信,但是如果阿里说改变这个行业,听起来就不像是吹牛皮。”白一骢笑说。
日出戏泡汤,只因场工忘带”235”
白一骢在做制片人之前是导演出身,刚入行时候,他想拍一组在偏远的地区日出的戏。游说了制片人很久之后,终于同意了,全组人凌晨出发,开了两小时车,把机器在河边架好等日出。
结果到现场才发现,场工没有带“235”,就是垫轨道炮架下面的木头楔子,这个东西10块钱就能买一麻袋,但没有,就没法固定炮筒。
全组人只好就地取材,找各种木头、石头去垫,但是效果都不理想,因为这个轨道必须要架得特别稳定。
最后,这组镜头没有拍成。当时白一骢特别生气,但是有什么用?就算把犯错误的场工开了,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你说这个事情怪摄影组吗?不能怪他们,因为摄影指导没有任何义务,去检查235这样一个特别不起眼的小配件。”白一骢说。“剧组拍戏的每一个环节里的点点滴滴,全都要依靠每一个岗位上的人,必须要自觉、不犯错,才能解决问题。”
一个多余的纹身,让全组苦等半天
几年以后,拍盗墓笔记的时候,也是一群人拉去一个特别偏远的地方,结果,现场发现某主演的脖子上,竟然有个纹身,但是,纹身是不应该在那场戏里出现的,剧情设定,演员的纹身,只有打斗之后,血热了才会有,平时是没有的。
现场所有人都傻了,因为纹身画的很漂亮,搓掉了很可惜,再画还要花时间,或者,就算是搓掉了,也会在脖子上留下痕迹。服装组提议,可以换一件高领的衣服来解决,但是,他们并没有带高领衣服。
最后,全组人只能等着服装组开车回市里,2个多小时车程,取一件衣服回来,全组停工半天,等着服装组回去取衣服,也就是10来块钱的一个高领衫。
影视行业没有管理系统,存在即合理?
这些损耗听起来都是小细节,但是就会导致剧组出现停工或者品控不达标的问题,几乎每个剧组都会遇到,一个剧组管理下来,大概有几万个这样的细节,如何保证不出错?
其实,剧组前期的工作就是把所有要拍摄的部分提前规划好,剧本做好,图画好,拍摄计划列好。
前期筹备会涉及到很多元素,一件服装、一个饰品、一次化妆、一个道具、一个场景或者一个特效镜头,都应该将这些元素拆解在系统里,整体做在线化处理,然后链接到需要拍摄后面的戏码中去。剧组可以追查每个元素和具体剧情之间的关联性,前期元素收集越细致,后期出现遗漏就越少。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影视制片行业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和管理方法去管理。如果把这些细节都放在一个可以监管的平台或者系统里,这些问题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现在这个社会,无论你是去餐厅吃饭,还是去足疗按摩、台球厅打台球、网吧上网,你都可以通过前台的一个管理系统,它可能就是一个特别简陋的软件,但是它就能知道哪里有空房间,房间开了多长时间,什么时候结束,花了多少钱,客户有什么要求。“白一骢说。
这些看似再普通不过的行业,都做的是很小的生意,都比影视行业要小得多,但是人家都有系统在做管理。
而影视行业呢?一个影视项目投资少则几千万,多则四、五亿,但是这么大的投入,都没有一个工具或者软件去管理它,所有的流程,都停留在非常原始的状态,大家还是在靠纸质通告单、靠打电话、发信息在沟通。
有趣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影视行业里的人还是认为这些现象,“存在即合理”。
漏拍一个“顶”,损失几十万
行业里有些人会说,这不就是些小细节,但是有时候,小细节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比如,最近白一骢在云南拍戏,剧组要找一个2层楼、天井式的场地,找场地的人一般都是拍照片回来给大家看,大家看完觉得没问题就定下来。
结果到了现场才发现,前期勘测的时候,选址的人没有拍顶,这个场地有一个天窗,剧组租用的时间是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9点,日夜交替会导致室内的色温发生变化,无法保证拍摄质量。
剧组想了很多方法,比方说能否用布遮住天窗,但是上不去,又想说是否可以晚上10点开始挂气球灯,把色温打到夜拍时的水平,但是附近没有地方可以挂。
最后计划了很久的拍摄,就因为这个“顶”的一个小细节,遭到了致命打击,整个拍摄计划都做了调整,涉及到演员的档期,拍摄总计划,损失惨重。
事实上,剧组的很多沟通都是远程,导演不可能停下手里的工作,跟着去看现场,都是靠信息层层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信息损耗。
导演没有足够的信息去做判断,现场的制片、美术也没有收集足够多的信息给导演提供判断的依据,或者说即使他们注意到了,也忽略了细节,最终导致了灾难性结果。
“剧组是一个多部门混合工作,ABC三个部门,彼此都不清楚对方的工作,但是都需要通过一个D部门来传达共同的信息来工作,当信息不够透明、完整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漏洞。”白一骢说。
而云尚制片管理系统,第一个是明确了标准,在所有的看景过程中,你需要提供什么样的内容,来帮助主创做判断和决策。第二个就是强化流程,每一个部门的人,都需要按照细化的标准来执行。
“未来这个堪景的环节,可以变成一个在线VR的方式,用全景摄像机拍摄场地,拍好之后把素材回传到系统里,这样主创就可以在线通过全景的方式来看到景色的全貌,通过技术手段来降低犯错的概率。”白一骢说。
剧组的沟通,不是甩锅就是扯皮?
“剧组的沟通,本质上是一个甩锅和扯皮的问题。”白一骢说。
白一骢回忆起自己第一次进现场,是给导演做助理,发现旁边的一个灯杆脱线的时候线绕在灯杆上了,他想捡起来防止人被绊倒,但是导演说不是你的事儿,你不要动。
在剧组有很多规则,比方说“不是你的事,绝对不要插手”。为什么?因为你不知道别的组的人为什么要那么做,即使是一个失误,如果你干预了那有可能会成为你的锅。
为什么大家考虑的不是好好做事,而是互相推诿,防止背锅呢?因为剧组犯的错误太多了,所有的错误都需要找到犯错的人,犯错的原因,结果养成了大家不是我的事儿我不碰我不沾的毛病,让大家不能同时往一个劲上去发力。
所以云尚制片管理系统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明确分工,什么工作谁负责,在哪儿范围内谁来做,系统会自动提醒,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要做什么,向谁汇报,对谁负责。
在完成一个剧组的标准筹备方面,云尚制片已经做得非常好。进入拍摄之后,可以做到一个技术管理,即使是一个拍摄经验不是特别丰富的制片人,用这个系统也能完成一部戏的拍摄。未来,云尚制片将在管理的颗粒度层面继续精耕细作,把传统的管理方法和这套系统结合起来。
剧组的品控,只有经验主义?
第二个问题,就是品控问题,制片人进组之后,工作很冗杂,需要了解剧组的运转情况、计划情况、财务情况,最后才会跟导演聊,看回放,其实精力已经消耗了很多了。
其实,很多基础性的工作,本不应由制片人自己来完成,但是行业里一些资深的执行制片、助理制片,他们的经验都是在脑子里,没有办法有非常好的汇报和归纳结果,导致很多制片人都浪费时间在一些无谓的事情上。
并且,一个人到底能力是执行制片还是制片助理,在行业内都是很难界定的,无法用专业能力来评估,有时候剧组的人自己都搞不清楚差别。
但是云尚制片管理系统却可以把每个人的位置标得非常清楚,把真正做品控的制片人的工作时间节省出来,尽可能的在日常的短小的时间内消化掉,留出更多时间回到品控上。
“日本的通告单,可以做到精确到分钟,但中国的精确到天都难。为什么?因为中国的电影行业都是粗放管理,完全缺乏时间和效率管理,行业很多人有专业的价值,但是并没有管理价值。”比如在“催场”这件小事上,日本可以做到计算出每个小工接灯架线的时间,而我们只能说“你快点”。
未来云尚制片需要不停地进化,达到一个高精度管理的理想状态,給品控留出更多时间,在拍摄一场戏之前,全组人对这场戏的拍摄整体方案都了然于心。
不是没时间不是没钱,是没有好好利用时间
从导演转身为制片人后,白一骢经常会遇到一些有艺术追求的导演,想用好的设备,拍好的场景。但是花钱不说,最重要是花时间。白一骢跟导演说,你只要能够把时间抢出来就让你拍。
结果有个导演真的做到了,他每天让统筹多下一点单子,最后把时间挤出来了。其实,在白一骢看来,如果导演能够把每天浪费的时间省下来,根本不用抢进度。
“每个剧组都说自己钱不够,周期不够,但是剧组差的其实不是钱,不是时间,而是如何把每天的时间利用的更合理,把每天那些无价值的等待时间排除掉,是云尚制片希望达成的目的。”
比方说,在审批这件事上,剧组就耗费了大量无效时间。在钉钉出现之前,整个行业的剧组里,都没有所谓的OA这种东西,或者像ERP这样的管理软件,过去的审批其实应该被称之为“签字”,剧组经常会发生因为到底有没有审批而互相扯皮的事情。
白一骢认为,钉钉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管理平台。很多公司的OA管理都是用钉钉。影视行业的痛点,跟很多企业相比更琐碎,更复杂,不亚于公司做决策,因而钉钉和云尚制片解决了很大问题。
云尚制片,迈出中国电影工业化的第一步
在业内经常有同行说“我们的片子像美剧,”“我们的片子工业化程度很高”,白一骢觉得很可笑。
“中国电影行业根本就不存在工业化,因为工业化的前提是非常严苛的标准化,中国电影行业别说标准化,连标准化的前一步流程化,都还没有完全实现,剧组绝大多数的人,都是靠经验主义在工作,没有一套有知识体系的传承。”白一骢说。
的确,到今天为止,无论是电影学院还是戏剧学院,对制片人到底要做什么都还停留在特别古老的认识里面,认为制片人不就是搞钱、搞人、码盘吗?根本不知道制片人到底要去管什么。”
而云尚制片的方法,是先把剧组的生产流程,变成运转流程,只有流程化建立之后,才有可能产生标准化。
有一些优秀的剧组,用过这个系统之后,就会给这个流程下一个“定义”,这个定义会慢慢从一个“小团体定义”,最终走向一个行业标准。
随着越来越多的团队入驻到云尚制片,云尚制片就可以收纳出很多优秀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再继续把他们系统化、流程化,最终形成一个中国电影行业工业化的沉淀。
事实上,一个戏的成败在今天,对导演的依赖程度已经减少了很多,尤其是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定制、自制的风潮兴起之后,更多的是看导演、平台方、制片方等多方的配合,导演在剧组起到的是提升作用,基础的底子是要靠制片方和制片团队来帮他打好的。
一个制片人的管理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戏的成败,是一个基础分,这个基础分决定了导演能加多少分,当一个基础分坍塌的时候,再好的导演也会被拖累。
中国的影视行业应该认识到,自己的管理系统化、流程化、临时化,处于一个落后的状态,需要一个更好的制片管理系统来助力内容生产。
“以现在中国电影行业的水平来说,根本不能说我们能做到哪一步,只有迈出第一步,才有后面的可能。”白一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