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京东集团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业绩,主要核心业绩指标呈现加速增长势头,核心品类的市场优势进一步强化,来自低线级市场的消费潜能持续释放,技术创新与开放融合价值凸显,共同推动京东重回加速增长通道。
京东集团2019年第三季度的净收入达到1348亿元人民币(约189亿美元),同比增长28.7%,较今年一季度20.9%和二季度22.9%的同比增速,呈现出明显地持续加速增长势头,同时增幅也创下近5个季度以来新高;这其中,净服务收入达到160亿元人民币(约22亿美元),同比增长47%。
京东持续技术投入的价值在运营效率提升上日益凸显,今年前三个季度,京东体系所属上市及非上市企业合计研发投入超过130亿元人民币。在技术上的持续投入使京东在零售、物流、数字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取得众多成果。受益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广告收入,业务开放和价值共创驱动的物流服务收入,以及迅速增长的技术服务收入,京东集团在第三季度的净服务收入继续保持了同比47%的高速增长,净服务收入占净收入的比重稳步提升至11.9%,收入结构更加均衡。
京东集团在技术体系全面推动的中台化、组件化等举措,不仅有效提升了京东内部的研发效率,拓展了创新空间,更为京东云等对外技术服务窗口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让京东的技术服务收入持续高速增长,服务的行业范围不断扩展。8月,在上海举行的2019 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京东集团入选科技部最新一批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名单,参与建设国家新一代智能供应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领衔智能供应链国家战略发展。
百炼成钢的核心技术
在刚刚收官的京东11.11全球好物节期间,京东平台累计下单金额达2044亿元。消费者“如丝般顺滑”购物体验的背后,是京东强大技术体系的支撑。十几年来,京东持续进行技术投入,致力于为消费者打造最优体验。随着由一体化走向“一体化开放”,京东也正在实现从零售向“以零售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的转型。11.11期间,京东的技术体系除了保证自身的业务高效运营,也对外赋能,帮助更多合作伙伴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提升。
11.11期间,京东集团技术服务赋能平台京东云成为大促技术基础设施与流量支撑的核心平台。在负载均衡及CDN支持方面,截至11日下午18点,11.11期间负载均衡接入平台请求量同比去年上涨26%;CDN在全国范围内支持IPv4和IPv6双栈访问,整体峰值带宽同比去年有44%左右涨幅;其中视频涨幅超过37%,图片访问量涨幅超过45%。据不完全统计,11.11期间,京东云累计技术支持直播数万台,直播总时长数万小时,各项数据统计达到或突破历史新高。
在系统层面,京东云启动全业务/全场景监控:通过京东云Noc大屏,对共计超过300项数据进行监控,并通过数据打通和整合,实现了从基础设施到上云业务的全链路、全场景监控,第一时间发现上云客户的业务故障告警,快速进行问题定位;对于零售、物流、广告等京东集团内部重点保障客户,坚决执行7乘24小时的客户现场重保方案,如遇问题做到分钟级响应,实现快速排查和处理;此外,在大促启动前,京东云还对京东集团上云、生态云鼎ISV重点大客户提前进行资源扩容、安全加固,保障大促期间的系统稳定。
11.11期间,京东星链零售物联平台助力超过1万家线下门店完成智能化升级,覆盖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7FRESH、京东之家等超过30种线下业态,门店部署全景云货架、智能广告、电子价签、智能摄像头等智能终端数十万台,深度融合超过1000种技术与应用,为五星电器、希箭卫浴等合作伙伴门店超过3万个品牌提供技术服务。
京东人工智能NeuHub平台作为智能供应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核心载体,通过内容审核、情感分析、语音识别等AI技术接口支持大促。11月1日-11日,NeuHub平台累计调用量达298亿次。情感智能客服1-11日期间累积咨询量超3416万次,11月11日当天,智能客服独立解决超659万次咨询,全面覆盖售前、售中、售后、物流全场景。大促期间京沪津蓉等28个城市上线冰箱、平板电视等10品类物流大件外呼业务,每天为超过1万个顾客提供配送预约服务。语音智能客服机器人应答已覆盖46%的业务场景,大促期间累积接待102万次客户咨询。
11.11期间,京东物联旗下京鱼座生态可连接高质量设备突破1.5亿台,连接设备品类超230种,品牌超1000家,与美的、格力、奥克斯等家电龙头品牌深度合作。小京鱼平台用户累计智能交互次数高达19.2亿。京东物联合作车企达40家,赋能合作车型超过200个,覆盖奔驰、大众、红旗、吉利等国内外头部汽车品牌。11.11期间,京东物联智能园区方案支持的天津亚一也投入试运营阶段。
深植产业的物流黑科技
京东技术的重要特点,就是与实体产业的紧密融合,这是因为京东最早布局物流供应链,在以技术提升物流效率方面做了长期的探索与积累。在11.11大促期间,京东物流“城市群半日达”和“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升计划持续加码,京东物流自营订单24小时达占比达到92%,基于城市群半日达和千县万镇24小时达计划,京东物流在全国90%区县实现了24小时达,推动物流时效整体迈入24小时达时代。高效物流的背后,就是京东物流广泛应用的黑科技。
在消费者下单后,订单如何在系统中流转和高效处理,都是由京东物流研发的订单中心这个“最强大脑”来发挥作用。同时,京东物流为“最强大脑”配置的“精卫推荐”算法,可根据不同订单类型自动计算与商品最匹配的耗材型号,确保纸箱、手提袋的精确使用。凭借智能大脑不断精确的算法和指令,京东物流在仓储环节进一步实现了作业简化,无人技术、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全流程订单处理效率。
11.11期间京东物流亚洲电商最大规模智能仓群再升级,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在全国投用25座,全国电商物流领域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仓群再次扩容——天狼仓、地狼仓等不同层级的机器人仓投用超过70个。在智能仓中,对商品规格进行测量的竖亥智能设备测量精度可达毫米级,地狼仓的AGV机器人每天与人类搭档完成近20万次工作“握手”,托举的货物重量超过10万吨。天狼AGV、shuttle穿梭机器人、物流机械臂等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外骨骼机器人辅助蹲起3000次,大幅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智能设备的大量使用大幅提升作业效率。在入库环节,众多无人叉车24小时不间断作业;拣货环节,车随人走,工作效率提升30%;在复核环节,创新性配备自动化复核设备较人工作业提效100%;打包环节,智能打包机效率至少提升3倍;在出库环节,直线交叉带分拣机,让货物出库效率提升100%。
在配送“最后一公里”,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设备也得到大量应用。截至目前,京东物流无人机小A已翻越过1586座山峰,累积运输货物达8961公斤;长沙智能配送站的配送机器人小K,今年走过2385个红绿灯,送出3697件包裹。各种智能设备已经成为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好伙伴。
11.11期间,京东物流全面升级了磁悬浮自动打包系统,引入了机器人的全自动供包,与智能打包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完成了供件打包环节的自动化。通过应用先进的算法、3D图像识别及定位技术、全方位条码扫描技术等,京东物流将自动打包的智能解决方案进行了极大的丰富和完善,其运营效率可以提升5倍以上。在华北的某个鞋服仓,部署了自动纸箱成形包装系统,提高鞋类商品的打包自动化程度,打包效率提高了3倍。
定位于“以零售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京东多年来致力于技术提升零售、物流、金融、服务等领域的互联网化水平。在产业互联网大潮中,从一体化走向“一体化开放”的京东正在将自身积累的最优技术实践向社会开放,以大数据、云计算、AI、IoT等产业互联网能力帮助更多传统行业实现产业升级,带动产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