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华为在深圳举办了2019全球数据基础设施论坛。华为Cloud & AI产品与服务总裁侯金龙宣布,面向鲲鹏计算产业,全面启动数据基础设施战略,并开源数据虚拟化引擎HetuEngine(河图引擎),希望让伙伴像使用“数据库”一样使用“大数据”,让数据治理、使用更简单。
今年9月,华为在全联接大会上发布了“一云两翼双引擎”的鲲鹏计算产业布局,基于“鲲鹏+昇腾”双引擎,全面启航计算战略,为世界提供最强算力。今天华为又从数据角度对计算战略再一次进行了阐述。
侯金龙表示,华为公司的愿景与使命是:“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在智能世界,算力成为新生产力,数据成为新生产资料,“5G、AI、云”成为新生产工具,将使能千行百业迈入智能时代。
随着5G、AI和云的普及,数据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从1080P到4K、8K,视频数据量将提升40倍,从4K到4K VR要增加6倍以上;未来每辆自动驾驶汽车每天就会产生高达64 TB数据;深圳一个城市有超过200万摄像头,每天将产生80 PB数据,平均保存30天,大家希望保存更长时间;大量的数据过去只需存几天,现在需要保存几个月甚至永久保存。
根据预测,全球数据量将从2018年的33 ZB快速增长到2025年的180 ZB。但是,产生的数据中仅有不到2%被保存,而被保存的数据中仅有不到10%被应用。
这些海量数据的增长背后是需要海量存储和计算的资源,数据增长是无限的,而存储资源却是有限的。
华为希望,对数据的采、存、算、管、用实施端到端的整合和优化,让数据在全生命周期内更好用,数据的每比特发挥价值最大,数据的每比特成本最优。
为实现这个追求,华为打造融合、智能、开放的数据基础设施,让数据系统从孤立走向融合,从复杂走向智能,从封闭走向开放:
1、通过“打破数据处理与数据存储的边界”,实现数据高效共享和分析,降本增效。
2、通过“AI+存储+云”,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内智能管理和智能运营,让存储越用越快,价值越来越大。
3、通过“数据虚拟化引擎”,统一SQL语法,像使用数据库一样使用大数据。
通过10余年技术积累和创新,华为在存储、数据库和大数据技术上实现了一系列突破,通过打破4堵墙,让数据的每比特发挥价值最大,数据的每比特成本最优。
1、打破存储内部系统墙:通过一套架构实现生产、分析、备份、归档的统一管理,一份数据在各个系统中平滑流动,减少拷贝,TCO降低30%以上。
2、打破数据库与存储链路墙:通过算子下推实现近数据计算,减少存储层与计算层之间的数据交换,数据访问和处理性能提升2倍。
3、打破大数据与存储配置墙:通过存算分离实现资源灵活配置,计算不足扩计算,存储不足扩存储 。并通过弹性EC、数据缩减技术减少冗余,整体TCO降低30%以上。
4、打破数据库与大数据协同墙:通过协同分析实现数据零搬迁,数据库和大数据共享一份数据,分析效率提升100%。
此外,针对目前大量业务需要跨平台、跨数据源协同分析,找数难、取数难、用数难等痛点,为了屏蔽数据类型差异、地域差异、语法差异,让数据治理简单,使用简单,华为推出了“河图引擎”。
同时,为了更好地发展数据产业,今天侯金龙宣布开源河图引擎,开源版本的河图引擎叫openHetu,将于2020年6月上线。
华为将开源内核,开发者可以基于开源代码进行定制,包括数据源扩展、SQL执行策略等,实现应用快速对接,提升开发效率。
侯金龙最后表示,华为始终践行“平台+生态”策略,通过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共建开放、繁荣的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共同迈入智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