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10nm Ice Lake已经应用在轻薄本平台上,当时频率先天不足,而且只能做到4核心,不得不同时祭出14nm Comet Lake予以辅助,而在游戏本、桌面上也不得不继续依赖14nm Comet Lake。
根据路线图,服务器平台上Intel今年会先后推出14nm Cooper Lake、10nm Ice Lake,前者是当前二代可扩展至强Cascade Lake的深度增强版,后者则是Intel服务器第一次接触10nm,同样基于新的Sunny Cove CPU架构。
现在,GeekBench测试数据库内第一次出现了10nm Ice Lake服务器处理器,虽然没有明确的型号标识,但是通过Family 6 Model 106的识别字符串可以确认其身份。
这是一套双路平台,总计12核心24线程,每个只有6核心12线程,虽然多于笔记本上的4核心8线程,但相比现在已经做到28核心56线程来说实在太少了,当然这应该只是个低端型号。
不仅如此,主频还非常低,基准只有2.2GHz,加速最高也不过2.7GHz,但毕竟还是早期工程样品,后期肯定会提升,当然从现在10nm的能力看也不会太高。
即便这样的弱鸡规格,这款新U的性能仍然令人惊讶,单核心3427,多核心27926。
这意味着什么?WCCFTech找到了一颗至强W 3235的成绩。它就隶属于Cascade Lake家族,单颗12核心24线程,而频率高得多,基准3.3GHz,动态加速4.4GHz,睿频Max 3.0加速更是可达4.5GHz。
在这样频率低了将近四成的极不公平对比下,Ice Lake新品的单核心性能比Cascade Lake低了足有29%(等效于后者高41%),但是多核心性能竟然领先118%,翻了一倍还多!
后期随着频率正常化,Ice Lake的性能将更加不可限量。虽然暂时还找不到和AMD二代霄龙的直接对比,但这势必会让AMD在服务器领域刚刚起来的势头遭到痛击。
唯一的问题就是,14nm Cooper Lake、10nm Ice Lake在服务器上都会更换新接口,而既然Ice Lake这么猛,谁还会要Cooper L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