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之后,命名为COVID-19的新冠病毒可能存在新的传播途径,钟南山团队在患者粪便中发现了病毒活体。
据报道,2月13日,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金存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该团队在P3实验室中,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一例重症感染患者粪便样本,分离了活的冠状病毒。
这一发现有公共卫生意义,可以指导政策制定。
赵金存介绍,这个发现不是偶然,今天李兰娟院士团队也有类似发现。
患者粪便中存在活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一个现象,提示新冠病毒传播可能有新途径,但是否会造成人与人之间传染,还要进一步研究。
在此之前,新冠病毒传播主要是飞沫传播,根据报道的5.2天,同时又比此前普遍认为的最长14天要长很多。
研究据此指出,不能排除“超级传播者”(潜伏期特别长)的出现,而且只有43.8%的患者在早期表现出了发热症状,而住院后出现发热症状的占87.9%,因此观察病例的定义不能过分侧重在发烧检测,否则可能会造成漏诊。
对于疫情的发展趋势和大家都在期待的“拐点”,钟南山表示,根据模型预测,2月中下旬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可能到达高峰,但是疫情的拐点目前还无法预测,具体还要看返程高峰的防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