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知识!稻田施肥后排放的大部分氨不会在空气中散失 进而形成气溶胶
  • 城池
  • 2020年03月24日 14:43
  • 0

畜牧业和农田使用的氮肥会释放出大量的氨,这是空气中最丰富的碱性气体。近年来,中国科学家提出减少氨气排放是减轻气溶胶污染的有效措施,因为氨气可以与酸性气体反应形成气溶胶并造成污染。

据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ISA)的沉建林博士发表在《大气与海洋科学快报》上一项研究称,“氨也具有反应性和粘性,可以迅速从大气中清除。我们称此过程为干沉降。农业资源造成了大部分氨气的排放,但是农业排放的所有氨气是否都进入大气还需要紧急评估。”

我国亚热带丘陵地区氨排放量相对较高。周围农田或动物农场分布在该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中,这可能导致大部分排放的氨进入大气之前先沉积在源头附近。因此,确定中国亚热带丘陵地区氨排放的去向将很重要。

“稻田是中国亚热带丘陵地区农田的主要类型。我们开发了一种测量在氨排放源周围氨干沉降的方法,并使用它来测量中国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双季稻种植的稻田(0.6公顷)周围100米内的氨浓度和干沉降。”沉博士说。

研究人员发现,距稻田100m以内的下风处氨浓度很高,这发生在施氮肥后的15天内。随着与稻田距离的增加,顺风部位的大气氨浓度呈指数下降。稻田下风100米范围内的氨沉积约占排放氨的80%,因此只有大约20%的氨排放到大气中形成气溶胶。

涨知识!稻田施肥后排放的大部分氨不会在空气中散失 进而形成气溶胶

研究表明,氨在污染源附近沉积可以大大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氨量,从而减少大气中的氨污染

沉建林说:“提倡采取措施增加源头附近的氨沉积水平,如植树,以减少氨污染量。”

沉建林还说:“这项研究只是一个案例研究。将来我们打算研究在源头周围具有不同排放强度的氨的干法沉积,以评估从这些源头排放出来的氨的去向。”

涨知识!稻田施肥后排放的大部分氨不会在空气中散失 进而形成气溶胶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此文章为快科技原创文章,快科技网站保留文章图片及文字内容版权,如需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