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孩”到“女神”,这是苏小样在这6年来最明显的改变。
她渐渐活成了别人喜欢与羡慕的样子,所以她是幸运的,而给予她这份“幸运”的,在最开始却让她吃尽了苦头:
“很多事情你做了,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做,就一定会失败。”
2020年的开局有点难——
很多事情都以一种相对猛烈的方式发生,压力如影随形,越来越多人被眼下的生活困住。
当眼前的世界,只剩下办公室里小小的工位;
当“外面的世界”只能通过电脑屏幕知晓;
当所有对未来的计划都变成了朋友圈里“仅三天可见”的愿望……
你是否对日复一日的生活有过怀疑?
有人说,我们耗尽所有力气,不过是要过平凡的一生。只是在这平凡的生活里,是否可以找寻更多的乐趣?
“我们究竟是活了一年,还是将一天重复过了365次?”
很久之前,苏小样也曾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
那时候,她以“沉默”来回答。
但幸好,她没有一直沉默。
苏小样
和大多数人一样,苏小样是城市中最平凡的一员。
彼时,她是一名杂志编辑。还算体面的工作给了她相对稳定的生活状态,眼下的日子平静如水,未来的日子,一眼便能望到头。
工作时,苏小样的活动范围大多局限于工位。
跟同事交流,与领导汇报工作,和客户对接项目……所有的沟通都可以用网络解决,她好像一直在表达,又好像,很少在表达。
生活圈逐渐变小,沟通尽量减少,这是成年人世界的默契与常态。曾几何时,苏小样也赞同这样的生存法则。
比起那些所谓的“对抗精神”,她接受生活给予的一切——好的,坏的,得过且过。
实际上,这样随遇而安的生活方式并不丢人,但她却隐隐觉得并不甘心。
而这种“不甘”,最先体现在对于自己身体状态的不满。
由于需要长时间伏案工作,苏小样患上了编辑常有的职业病。腰酸背痛是常态,但比这更让其无法接受的,是自己在仪态上的变化。
“有一天我站在镜子前,发现自己变矮了。”
长时间保持不良坐姿,让苏小样的体态发生了改变:驼背、圆肩、头前探。这些问题不仅让她从视觉上看起来变矮了许多,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她的整体气质,“整个人都没什么精神”。
消沉体态,渐渐开始影响苏小样的心情。
很长一段时间,站在镜子前面对自己,对于她来讲是一种“折磨”。
因为她发现,自己的脖子越来越短,肩膀越来越厚。不良体态导致颈椎压力过大,她甚至出现了头晕、恶心的症状。
生活对她的摧残,于她的身体上展露无疑。这不美观,同时也极不健康。
看着镜中垂头丧气的人,苏小样忽然开始怀念从前闪闪发光的自己。也是在这一刻,她决心改变,去找寻更好的自己。
在改变体态这件事上,运动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就像所有“健身小白”一样,苏小样在最开始时,也经历了一段相当痛苦的迷茫期。
“那时候什么都不懂,看见别人做什么,我就跟着学。”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运动只与“瘦身”有关。所以,在健身初期,苏小样听到的建议大多与“减脂”有关。
“少摄入碳水”、“多做有氧运动”,遵循着这样的提议,苏小样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健身。当时,她每天早、晚跑步5公里,白天需要节食,晚餐也只能吃一个苹果充饥。(错误健身方法,请勿模仿,建议科学运动、饮食)
当每日摄入的能量无法支撑身体所需时,苏小样出现了不适。她去咨询那些所谓的“健身导师”,但得到的结论只有:
“初期都是这样的,你要坚持!”
如此,健身成了一种折磨,它似乎让苏小样变得更加狼狈了:
“我每天都在问自己,我到底在干什么,但是又害怕前功尽弃,所以不敢停下来。”
转机出现在一个月之后。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苏小样认识了“师父”。相比于其他健身教练,“师父”更擅长“因材施教”。
在他的指导之下,苏小样忽然明白,相比于那些试图通过健身来减肥瘦身的人,身材本就偏瘦柔弱的自己,更需要的是如何让自己看起来更健康与匀称。
而这,也是她决定健身的初心。
听了“师父”的建议后,苏小样开始有意识地去Keep平台上寻找一些针对性健身课程:
“后来我一边借助Keep健身,一边学习运动营养师的课程,又接触了很多健身爱好者,他们都在用更健康的方式坚持健身。”
慢慢的,苏小样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健身方向与健身方式。
从自身角度出发,苏小样需要“增肌”。然而受体内激素影响,女性增肌的难度要远远大于男性。
这也注定,苏小样要为此吃些苦头。
增肌训练多与“力量”二字有关,可这也恰恰是她的短板:“最开始的时候,我连拿起4KG的哑铃都非常费劲。”
杠铃、哑铃、壶铃……为了实现心中的健身目标,苏小样拼尽全力,随之而来的,便是身体上的酸疼与疲惫。
在健身初期,“肌肉酸痛”是苏小样最清晰的记忆。当时,她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增肌训练,虽然每次都很努力,但最终效果却并不明显。
“我的朋友还会开玩笑地问我,你真的在健身吗?”
身体之外,内心的焦虑同样难熬。
不同于竞技类运动,健身更像是一次长期的自我博弈。在健身最初的三个月“孤独期”,她常问自己:
“天啊,我到底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
然而,世间的每一份痛苦,都带着引导人向上的使命。
健身的“孤独期”固然艰难,但运动过后的痛快,以及Keep上时常出现的鼓励评论,也给了苏小样之前从未体验过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有时,她也会将平常健身的照片分享到Keep平台上。
看着评论区的鼓励,以及照片中日渐改变的自己,她忽然明白了,健身从来都不是“一锤子买卖”,任何事情在走向正确前,都要经历一段摸索与艰难的过程。
挺过了最初的艰难摸索期,苏小样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良性健身模式”。
渐渐地,健身成了苏小样生活中的一部分。因为运动,她变得更加健康,这体现在身体,同时也表在精神层面。
她不再拘泥于眼下,因为运动让她看到了,自己的更多可能性;
她不再整日得过且过,因为良好的身体状态,让她始终精力充沛去做喜欢事情。
“积极乐观的状态,来源于你如何看待与面对生活。「坚持」这两个字听起来就挺痛苦的,「习惯」这两个字说出来,就是你的生活一部分了,既然是生活一部分,为什么不开心呢?”
健康、乐观、坚持、勇敢……这些都是苏小样在健身之后,看到的世界。
如今,苏小样已经坚持健身近6年了。当身体在运动中能随着意念移动时,运动帮她看到了更阔的天地。
可以看到的是,她不再只执着于常规的健身运动,开始尝试更多的“挑战”。
苏小样分享生活、健身经验
跑马拉松、射箭、跑步、旅行……她慢慢活成了很多人羡慕的样子。
可比起这些外在的东西,健身与运动带给她更多的,其实是另外一种维度的生活。
生命在于运动。
从前苏小样认为这只是一种口号类鸡汤文案,现在她却切实感受到了其中的美妙。而这种感受,在“新冠战疫”打响时,变得尤为清晰与强烈。
时至今日,苏小样仍记得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的那一天。
“封城”。
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来自远方的通知,可对于家住武汉的苏小样来说,这却是一个带有诸多复杂情绪的词汇。
身处“风暴之眼”,她最直接也最清晰地感受到了这场“战疫”的凶猛。她的婚期被迫推后,在武汉城内,她和所有人一样,吉凶未知,前途未卜。
苏小样生活照
整整5天,苏小样躺在家里什么都不想做。当日子只剩下“等待”,她忽然觉得日出日落,似乎已经变得不再重要。
“最初封城时,我每天只是躺在家里刷微博,很多负面消息扑面而来,我变得很容易哭。”
城市停摆,沉寂之下,幸与不幸都变得格外醒目。苏小样变得格外沉默与敏感,当负面情绪将她全面包裹时,她决心做点什么,走出困境。
苏小样鼓励自己
“那时候我想,既然不能出门,那不如在家运动一下。”
于是,苏小样将自己的健身主场移到了家里。在居家隔离期间,她会在家中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并且每日坚持在Keep上打卡记录。
居家隔离期间,苏小样坚持健身运动
不仅如此,她还鼓励母亲一同健身。高难度的项目不适合老人家,那她便建议母亲找一些动作相对简单的运动课程。
如今前后不到一个月,母亲不仅成功减重超过10斤,而且精神面貌也肉眼可见的变好了。
居家隔离期间,苏小样与母亲一起健身
“方舱医院的斗舞视频出来后,忽然一下像是点亮了什么,看到那个新闻,我拉着群友一起做了Keep的一个课程:有氧操,课程不算太难,里面不少蹦跳动作,有节奏感使人愉悦,我拉着妈妈一起做了几天,有几位朋友甚至因为拉着父母一起做课程缓解了家庭矛盾。”
苏小样(右)与友人一同健身
苏小样发现,运动过后的满足感与充实感,其实能冲散很多疫情带来恐惧与焦虑。健身帮助自己走出消极情绪,说不定也可以帮助别人呢?
抱着这样的想法,苏小样开始更加频繁地分享与记录生活。
当时,Keep发起过一则#对抗疫情,我的居家心得#“抗疫”话题,拥有近70万人围观,万余条讨论,至今仍位居热门话题榜前三位。
苏小样在疫情期间记录居家健身生活
在此话题下,苏小样会分享自己每日的健康饮食菜单、健身小技巧,以及最普通的日常。有时看到评论区有“健身新手”向她提问,她也会尽力用心解答。
许多人每日关注她的更新,并时不时送上一些暖心的评论与鼓励话语。后来,她还参与了一次央视新闻关于居家健身的直播,带领全国观众一起做运动。
苏小样参与央视直播截图
“健身人群都比较乐观,乐于分享健身成果,我们有一个健身群就是每天分享自己的健身动作、课程和心得,分享的同时也起到了监督的作用,群友练习完毕,你也不好偷懒了。”
将运动与疫情身心健康相结合,她通过健身传递能量,同时也收获希望。
随着时间推移,她发现更多人开始参与到居家锻炼这件事来。通过众多Keepers分享的健身心得,她发觉:
疫情期间居家健身,不再只是一件打发时间的“业余活动”,很多人已经开始慢慢从中收获力量与乐趣。
由Keep发起的疫情线上话题,已经有近70万人围观,很多用户自发参与,分享运动心得
脱离了最开始的恐慌与沮丧,居家健身让百无聊赖的日子有了盼头和指望。这或许便是运动的力量,它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却改变着每一个人。
点点星火聚集,亦能照亮整片夜空。
当无聊被健身的乐趣取代,当孤独被自我蜕变后的喜悦打败,苏小样忽然觉得,即使未来依旧未知,但眼下的日子,却没有那样难熬了。
苏小样用Keep记录自己的改变
苏小样之外,Keep上其实还有很多和她一样通过运动,获取力量与改变的人。
多年来,Keep致力于帮助人们随时随地尽享运动。
目前,已有超过2亿的人们在Keep上运动打卡。
在Keep上,很多健身达人可以通过它,向Keepers推荐居家运动课程、分享心得。
有营养师会向大家介绍,在运动期间该怎么补充营养,提升免疫力;
还有很多的Keepers,会将自己坚持运动的打卡数据和照片发布在相关话题上,让更多人见证自己的蜕变,收获了无数“加油”和“真棒”。
在疫情特殊的时期,Keep 里像是自发凝结出一股能量,一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全国各地的Keepers中流动着,激励大家齐心协力,通过运动强身健体,守护健康。
疫情期间,坚持在Keep上打卡的人们
当然,“运动战疫”之外,Keep在很多时候,同样可以向很多人传递力量与温暖。
就像苏小样说的那样:
Keep是一个极其良性的健身交流平台,因为它可以提供给“健身小白”,与“健身达人”平等、即时交流互动的机会。
通过Keep,用户可以轻松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形式并快速参与其中。
在运动健身的过程中,还可以和同自己一样,有着共同运动信仰、志同道合的伙伴自由交流和玩耍,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能随时随地感受运动的快乐,获得全方位的运动支持。
苏小样的Keep评论区,越来越多开始健身
运动之外,每一位Keeper同样会在这里坚持记录与分享生活,并且通过自己的力量带动更多人加入到这个积极向上的氛围中来
在Keep,人们体验运动、享受生活,同时也在一呼一吸间,体会生命的震动与回响。人们用它记录生活、分享情绪、见证蜕变、收获鼓励、遇见另一个全新的世界与自己。
“自律给我自由”,这是 Keep的品牌精神,也是 Keepers坚持用运动实现自我蜕变的驱动力。
因此,比起单调的健身工具,Keep对于很多人来说,更像是树洞、日记本、安全岛——
在守护健康的同时,它也在保护一个更好的自己。
在Keep上坚持健身打卡的人们
从最初随意接受生活,到后来成功改变,苏小样通过健身运动实现了“变美变漂亮”的心愿,也完成了一次不算容易的成长。
这是她的经历,也可能是很多人正在或将要面临的纠结与无奈。
的确,对于很多人来说,“运动”更像是一个列在“愿望清单”中的激励。写下容易,决心去做并坚持却很难。
可是,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最艰难的一段路,走过它,生命才会变得更加美好而辽阔。
就像苏小样自己说到的:
“想学潜水快3年了,今天终于获得了PADI OW认证,还自己一个心愿,也给自己一点鼓励。五年前我还是个不知道健身为何物的杂志小编;两年前连游泳都不会的我,到今日进入大海18m也未曾惊慌失措。”
“不要跟别人比较,与过去的自己对比,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你,只有自己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现在想做不去做的事情,以后会在无数个后悔的瞬间懊恼自己。
离开恐惧,活得简单,像自己。
坚持、勇敢、积极、向上,之于运动,之于所有与健身一样,美好并贵在坚持的一切。
春天不减肥
夏天徒悲伤
快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