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智慧医疗、政务服务等新需求和新模式,向世人展示着新基建风口下数字技术的巨大潜力与优势。加之全国多地陆续出台多项政策加码“新基建”,一时间,“新基建”无疑成为2020年度热词。
新基建风口之下,如何借力云、5G、AI等新技术拉动新一轮创新发展?这是每个城市和行业迫切需要深思的命题。不可否认的是,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已成为城市创新能力的标志、智慧水平的标志,更成为衡量城市能否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重要依据。
政务云驶入快车道
在此背景下,各地政府纷纷加快数字政府、数字政务建设,政务云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据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2020年中国政务云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政务云市场规模为527.7亿元,到2023年政务云市场规模将达到111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6%。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政务云在由底层基础设施建设向信息共享、数据融合过渡。事实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政务信息化从电子政务到政务云概念几经变化,背后折射出的是政府职能服务范围的扩展及云计算优势凸显。
一般而言,传统电子政务架构在性能和安全方面能力有限,且易造成各级政府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等问题;相比之下,政务云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政府业务中台,将不同部门的数据打通,不仅具有节省经费、弹性伸缩和系统安全优势,更在政府部门间的共享协同创新演进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以最高人民检察院为例,以往多省部门检务不通的情况下降低了检察系统效率。为此,2018年,高检院联合天翼云打造运行平台,即在高检院12309举报网站的基础上,全面整合高检院、地方检察机关现有的对外服务窗口,整合案件信息公开系统、网上信访、12309举报电话系统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等应用,统一对外检察服务入口,实现“一个访问界面、一个支撑平台、一个数据库、多种应用服务”的格局,有效提升了信息分享及多部门协同。
混合云模式成为政务云首选
与其他上云需求不同,政务云部署不仅要在管辖范围内,更需要平衡安全性、灵活性、扩展性、成本效率等各方面因素。基于此,融合了公有云、私有云以及专属云优劣势的混合云模式,近几年获得越来越多政企用户的青睐。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为例,一般对外提供服务的应用程序运行在公有云上,以保障用户的访问速度;涉及到关键数据存储则部署在专属云/私有云上,确保数据安全及在辖属范围内。
以国家工商总局12315互联网平台为例,该平台采用的混合云模式,即在国家工商总局IDC机房的私有云和天翼云提供的公有云之上进行混合部署。其中,公有云主要承载消费者投诉门户、其他非工商用户的业务处理应用、平台生产数据库和大数据服务,对社会公众、其他政府部门、国际维权组织以及ODR企业等提供综合性服务;而面向来自工商专网和互联网的工商用户的功能部分则部署在私有云。
在这一部署模式下,相比互联网或IT基础设施厂商,以中国电信天翼云为代表的运营商云服务厂商优势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其基础设施、网络资源、运营服务及国有资本等方面,使得这一类厂商以其优秀的整合能力在政务云尤其是混合云布局上优势显著,从中国电信天翼云位居2019年中国混合云市场榜首可见一斑。
天翼云为何成为政务云首选?
天翼云作为最早进入政企云的玩家之一,一直着力布局政务信息化领域。一方面,依托中国电信资源部署优势,天翼云明确了“2+4+31+X”的云网融合资源布局,目前已拥有31个省级资源池,2000+边缘节点,成为首家实现“一省一池”的云服务商,能够保证政务云的属地化部署接入。得益于此,天翼云疫情期间紧急调用武汉节点云资源实现72小时内向火神山医院交付云资源;利用云端镜像复制功能,1天时间内帮助雷神山医院医院信息系统上云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天翼云以国家、省、市、县、村五级快速渗透策略为切入,持续深耕传统政企市场。据悉,依托国家、省、市、县、村的五级渗透模式,天翼云在全国各地落地政务云项目超2000个,包括10个国家级政务云,12个省级综合政务云,15+省级政务行业云,地级市政务云覆盖172个城市,服务范围涵盖综治、司法、税务、教育、文化等多个部门。
新基建的春风已经吹向各行各业,得数字化者得先机已然成为共识。数字政府作为数字经济、数字社会领域多方面核心资源的配置者、动员者、驱动者,是驱动全领域的数字化的关键线。作为央企云服务商,相信天翼云未来会在”5G+天翼云+AI”战略下,秉承央企担当,不断发挥自身资源和优势,夯实云网融合基础,加速数字政府、数字政务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