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气象部门预报显示,8月12日北京将迎来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防汛指挥部建议各单位实行弹性工作制。将要下暴雨的消息在各大新闻客户端、朋友圈传播开来。
今晨,北京在等待一场雨。市属公园景区临时关闭,各防汛部门严阵以待。结果一大早发现北京是个大晴天,What? 网友们不淡定了。
“龙王什么时候进京?”、“依萍找他爹了吗?”、“龙王在办进京证”、“龙王的心思你别猜”等等,这场万众瞩目的雨还会来吗?
中午新华社微信公众号推送了《速看!一早起来是个大晴天?北京暴雨到底还下不下了?》的文章,专家说雨已经在路上了。此时小编老家河北那边早已下起了雨。
调侃归调侃,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是全球性难题。有网友对此也比较理性:“不管下不下雨,起码收到预警,大家门窗关好,出门带了雨具,有备无患。”
中午千呼万唤的雨也来到了北京,据@气象北京,强降雨主力傍晚到夜间登场,中午第一波先锋小分队降雨过后,下午将逐渐转入正规大部队进场,降雨将自南向北推进,今天下午到夜间有大雨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虽然现在的天气预报并不十分准确,经常被吐槽,但是不可否认天气预报为我们的生活和出行提供了方便,而气象部门提出的预警也减免了恶劣天气带来的伤害。
在古代,天气预报更多是凭借历史经验,而大自然也有自己的预报预警,燕子低飞要下雨,蚂蚁搬家要下雨、鱼浮出水面要下雨、成群结队的蜻蜓低飞要下雨等,农民可以提前抢收抢种,而在行军打仗途中,古人也可以根据星象等自然的变化预测天气,换得天时地利。
现代专业的天气预报起源于19世纪,1854年11月14日,英国和法国与沙皇俄国作战。当英法联军的舰队正在黑海上向俄军进攻之时,突然出现了暴风雨,进攻计划被狂风恶浪毁于一旦,英法联军因此损失惨重。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下令巴黎天文台调查此事,天文学家勒威耶通过搜集欧洲各地11月14日前后几天的气象资料,弄清了这场风暴的来龙去脉,写出了调查报告。他认为,只要各地的气象观测网用电报迅速传递气象情报,绘制天气图,就可以进行天气预报,于是很快普及到世界各国。
天气预报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农业、保险、水利等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的作用,而信息化技术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AI等新技术的到来,为行业带来了变革,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比如2017年Salesforce宣布与IBM合作,将Watson的数据和工具集成到其CRM系统,包括将IBM天气预测集成到Salesforce市场策略中。通过实时访问Watson的天气数据,对Salesforce客户进行天气预警,避免损失。例如,汽车保险公司Houston. Car可以使用Salesforce进行所快速提醒所在地区的所有客户采取预防措施。
利用新的技术发展智慧气象是数字智能时代各国的追求,中国早在2017年就发布了《气象大数据行动计划 (2017-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气象信息化发展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行动计划》指出,气象部门是信息部门,气象业务的基础是气象数据的全球共享,气象预报的本质是气象数据的应用,公共气象服务的关键是高时效、高质量气象信息的有效供给,信息业务能力是气象业务发展的基础支撑能力。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气象信息化转型发展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智慧气象是新时期气象现代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其本质是现代气象业务、现代气象服务、现代气象管理+气象信息化。
《行动计划》明确,在总体布局方面,基于气象“专有云+公共云”,部署横向集成、纵向贯通、开放共享、标准统一的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构建“一级集约,两级部署,互联一体”(1个国家主/备气象数据中心+31个省级数据节点+公共云数据资源池)的全国气象大数据业务布局,助力智慧气象发展。
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国家— 省级业务布局
《行动计划》指出,2020年主要目标(重点全国互联一体),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全面业务化,成为全国气象部门的核心大数据平台,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建成双向开放社区,面向全社会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和挖掘算法服务,并初步提供人工智能算法引擎,支持预报预警和服务的智能化发展,支持“互联网+”气象服务的信息挖掘等。
没有100%准确的预测,在大自然面前,人类依然渺小,但是我们可以努力最大限度做好应对极端天气的准备。未来随着智慧气象的发展,相信天气预报会越来越准确。
北京新一轮强降雨还在路上,大家出门做好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