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北京“土著”在快手诉说北京城那点事儿
  • 菲尔
  • 2020年09月01日 17:18
  • 0

北京城,最陌生也最熟悉。它是闪耀于历史长河的古都,也是当代青年人奋斗和梦想的代名词。人们听说它,渴望走进它,与此同时,也在用各种方式展示它。

在一众热闹喧嚣的打卡式游览视频中,快手账号“北京城那点事儿”(ID:1388102264)凭着严谨的解说、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高质量的画面和剪辑脱颖而出。

三代北京“土著”在快手诉说北京城那点事儿

国贸王府井、胡同大院儿、文玩美食、历史故事,397个视频包罗万象,诉说着北京的传统和现代,喧闹和安静,展示着自己的蓬勃多态和值得反复咀嚼的韵味。

“跟着你浏览北京很幸福”“二三十年没回北京了,很想念北京”“就喜欢听主播地道的北京话,听着亲切”......评论区的网友惊喜于挖掘到了“宝藏博主”。

四九城,是北京“土著”的乡愁

“朋友们好,今天我带您看看北京最窄的胡同。”地道的京腔,沉稳温厚的音色,流畅的镜头拼接和精致的构图,每条视频时长一分钟左右,除了对景点的介绍,还饱含着自己的思考。

账号主人笔名梁智栋,今年五十四岁,三代北京土著,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早年间曾在电视台工作,从事影视策划工作。在电视台工作期间,曾参与策划过《实话实说》《有一说一》等当红栏目,而主要负责的明星体验百姓生活栏目《真情无限》,也开创国内明星体验类真人秀先河。

工作之余,智栋有着众多广泛的爱好,其中最精于摄影,也曾在业余时间担任《精品购物指南》美容、时尚方向的摄影师,“我的朋友也总开我玩笑,说我老是把爱好变成专业。”这样的能力,与智栋严谨认真,以及为热爱拼尽一切的性格密不可分。

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智栋对于老北京有着许多“乡愁”。“小时候爷爷带我到北京后海钓鱼,那时候的什刹海一到夏天,荷花盛开,蝉鸣、蛙叫混合着蟋蟀的叫声,就是一首大自然和谐的交响曲。现在的北京,虽然道路宽了,河岸及绿化漂亮了,人为修缮的地方多了,可是城市里,已经听不到蛙鸣了。”

三代北京“土著”在快手诉说北京城那点事儿

现代化进程是每个都市不可避免的阵痛,时代在进步,可是老北京的记忆,他总是忘不掉,“我时常怀念那些被拆掉的老建筑,慢慢消失的老北京规矩,和胡同里的叫卖声。”

如果说北京城的城墙是这个城的骨架,那么胡同就是这个城的毛细血管,而胡同里每个院落就是城市的血肉。那些保留了上千年的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用不同的面貌,滋养和庇护了一代又一代,而这其中的故事,并非是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所能体味和了解的。

也正基于此,闲暇时,智栋喜欢带上相机,去逛逛北京的胡同和一些老宅子,若能和生活在其中老一辈聊几句,是最让他欣喜的,“宅子前身是谁在住?”“祖上从哪儿入的北京?”……即使是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熟悉的城市,但关于北京的故事,总是道不完的。

三代北京“土著”在快手诉说北京城那点事儿

聊天过程中,智栋也会习惯性地举起相机,将这些片段记录下来,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优质的内容让身边的朋友都为之点赞,但毕竟朋友圈受众有限。这时,有朋友向他推荐了快手。

最初在快手更新视频,智栋只是将其当成一个爱好和娱乐,但没想到,自己玩着玩着,就认真了。

城市停摆,记录不歇

从2019年6月起,智栋开始在快手更新视频。每一条视频从策划到产出的全过程,他都一手包办,亲历亲为。仅从内容上来说,严谨准确是智栋对自己的要求,“通常我都会结合自己父辈或爷爷辈的亲身经历,再查阅一些史书典籍,加上亲自走访和生活在儿的人们聊天,三方印证下才会去介绍一个地方。”

在胡同宅院和古老建筑中,智栋也会穿插着介绍一些都市文化,包括现代北京的吃穿住行,网红打卡地、商场等年轻人爱去的地方,而这一转变则是因为听取了粉丝的意见。

“我的粉丝群体里有一些父母,他们的子女在北京打拼,他们把我当成了一个窗口,想要了解自己儿女在北京的生活环境。”

于是,“北漂生活”系列也应运而生。“年轻人听老文化,一时觉得新鲜,听久了也会厌倦。北京不光古老,它也现代。”

三代北京“土著”在快手诉说北京城那点事儿

当一切都逐渐走上正轨的时候,疫情的突然来袭打乱了智栋外出走访拍摄的计划。景区无法拍摄,智栋也感到迷茫,但责任感又一次驱使着他向前走,“我要介绍的是北京城那点事儿,疫情之下,虽然城市暂时停摆,但历史没有,我有责任将其记录下来。”

于是智栋带上相机,和爱人一起自驾车,穿梭在空荡的北京,拍摄街景。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看见天安门,感觉到更加庄严肃穆。与以往不同,今天的天安门广场也没什么人,大家都万众一心,宅在家里抗击疫情。每个时代,都有自己不同的英雄,此时此刻,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的医务工作者,就是最伟大的英雄。向他们致敬,也希望英雄早日平安归来。”

在智栋的镜头下,天安门广场难得的空无一人,在白雪覆盖下,热闹的北京安静了下来,而身在此情此景下,智栋也在视频中分享了自己新的思考。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20年2月8日,现在我们行驶在东长安街上,路上的车很少,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饭局取消了,牌局取消了,许多的应酬也取消了,忽然发现,以前很多不正常的生活方式,被这种不正常的病毒方式所取代,倒是显得很正常了。许多人终于可以借这次机会,等等我们无处安放的灵魂。”

三代北京“土著”在快手诉说北京城那点事儿

视频发出后,获得了极大的播放量,那段期间传播的关于疫情期间北京城的视频,大多出自智栋之手。

三代北京“土著”在快手诉说北京城那点事儿

而这段历史,因为智栋的记录,也和他的胡同大院儿、市井文化一起并肩躺在北京的历史里,成为不可或缺的一段珍贵影像记录。

不顾一切玩儿快手

仅用一年时间,智栋的快手账号就收获了40万铁粉的关注。99%的评论都是正面的,基本没有黑粉,这是智栋一直引以为傲的事情,“大家都认可我的观点,也感激我的付出。”

本着交流文化的初心,智栋一直把快手当作和网友共同学习进步的平台,真诚的听取粉丝的意见和建议,“是大家在督促着我进步,也成就了我。”

三代北京“土著”在快手诉说北京城那点事儿

在智栋的四百多个视频中,他从来没有出镜过,而玩快手这么长时间来,他也没有开过一次直播。智栋坦言,他不想火,“火了老被人认出来,不聊几句又不礼貌,聊吧,还耽误拍视频。”尽管如此,有时在拍摄过程中,智栋预演解说,也还是会被路人认出,“这凭声音认出我来,我觉得是一种对我的肯定。”

随着粉丝数的增加,智栋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感。

在一个介绍天安门的视频中,有网友评论指出了智栋的“错误”:“我上个月刚来的北京,导游说过了天安门就是午门,你怎么能说是端门呢?”这让智栋意识到,即使是导游,对于北京可能都不太了解。

正因为自己对待文化的严谨,对于一些导游、主播的歪曲事实,智栋表示很“可乐”。自己也想通过产出更专业的视频,为北京文化正名。

 “我老婆总说我,我要是决定做什么,连说梦话都是这件事。”不计成本的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是性格使然,也是责任使然。而这个成本,包括自己的身体健康。

今年2月底,智栋正专注于创作“疫情系列”。由于长期用眼,导致右眼视网膜脱落,紧急送医,视频更新也被迫中断。手术后,片刻不休,为了不辜负粉丝的等待,回应粉丝的“催更”,智栋又投入到创作中。恢复期无法外出,智栋就用之前的存货,想好文案,自己配音,让家人帮忙编辑、上传。

在成为短视频内容创作者一员后,智栋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了几十秒视频背后创作的不易,也更加珍惜“赏识”自己的粉丝们。

随着拍摄逐渐专业和深入,智栋对自己的粉丝数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就我自己来说,我不在乎这个东西,但我发现,粉丝数成为了一个敲门砖。”在与某些景区或建筑协调拍摄时,粉丝数往往会成为决定能否取得拍摄权限的重要指标。

未来,为了争取更大的创作空间,智栋会在身体恢复后考虑开通直播,“烦请列位多多关注,北京的故事,听我当面儿给您说。”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此文章为快科技原创文章,快科技网站保留文章图片及文字内容版权,如需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