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封闭”是一种原罪吗?
  • Jesse
  • 2020年09月05日 17:34
  • 0

“开放”不一定打败“封闭”,但“保守”有可能会输给“进取”。

继沙特阿美 Saudi Aramco,苹果成了全球第二家市值突破 2 万亿美金的上市公司。

只不过苹果无暇享受以及庆祝这一荣光的时刻,因为它所创造的革命性产品——App Store,正在成为“被讨伐的反动派”,这引发的争议战火,越烧越旺。

最开始,只是有反垄断团体代表部分用户向法院提起诉讼,之后逐渐有多家开发者与苹果发生摩擦,甚至微软和 Facebook 这样的科技巨头也开始抒发着自己对 App Store 的不满。

面对这些抱怨,苹果一点不慌,吐槽而已,行不成什么实际行动。毕竟现在谁也离不开苹果。

但最近游戏界大亨 Epic Games 直接向苹果宣战了,在旗下游戏《堡垒之夜》里加入了“直充”功能,试图绕过苹果的支付渠道,避开 App Store 30% 的抽成。

这样的操作,相当于在 App Store 的核心领地投下一颗原子弹。苹果肯定不会坐以待毙,直接下架了《堡垒之夜》,并威胁要封禁 Epic 开发的虚幻游戏引擎,两家公司迅速将争端诉诸法庭,这把苹果的“封闭”带来的“霸权”是否合理,提到了必须让法律评理的地步。

13 年前,当乔布斯宣布 App Store 抽成 30% 的时候,台下的开发者看到的是一种解放,因为那时候手机运营商们的预装抽成,50%、70%的比例都很常见。那时候开发者现场由衷的欢呼犹在耳边,怎么苹果就成了“掠夺者、独裁、暴君”的形象了?

其实回溯 iPhone 和 App Store 的历史,封闭的基因早已根植。如果说“封闭”是一种错,那这是不是 iPhone 自诞生之日就背负的原罪?

用户不关心封闭,只在乎体验

很多人已经不记得了,其实2007 年,第一代 iPhone 问世的时候,它不支持任何第三方 App。

乔布斯在发布会上用 Safari 演示了一系列网页,强调这是一个“桌面级”的浏览器,Web 应用会是 iPhone 体验的核心之一。即便是 13 年前,这种做法也相当落后和保守,同时代诺基亚采用的塞班智能系统,早已发布开发套件(SDK),建立了第三方应用生态。

但仅仅半年之后,苹果就改变了想法,宣布将为 iPhone 打造一套 SDK,允许开发者编写原生 iPhone App。只不过在 iPhone SDK 发布的初期,没多少人看好“为 iPhone 开发软件”这件事。

毕竟“智能手机系统”和第三方软件已经发展了几年时间,Java、诺基亚的塞班、Windows Mobile,都已在这件事上探索了几年时间,成效并不显著。而当时的苹果,在造手机的经验上远不如诺基亚,在打造计算机系统的能力上比不过微软。

但苹果奇迹般地做到了!

第一批 500 个 App 很快上线。其中既有 Facebook、纽约时报等由公司主导开发的 App,Tweetie、Twitterrific 这种由独立开发者开发的小作品,还有 Evernote 印象笔记这种创业公司的项目。

第一批投身 iPhone 软件开发的程序员们,大多都带有类似的独立气质。iPhone 优质而简洁的 SDK,为他们的开发工作提供了基础。iPhone 上的第三方 app 展现出质量上的绝对领先,这与 iPhone 本身作为硬件的优秀,甚至是其 SDK 的气质密不可分,这看起来“很苹果”。

在选择开放 iPhone SDK 的同时,苹果还做了一个更激进的决定。

它要求所有第三方 iPhone 软件都通过苹果的官方渠道进行分发,用户只能通过 App Store 下载安装软件。在 App Store 里,开发者可以自主对 App 进行定价,苹果会从金额中抽取 30%,覆盖分发服务器、信用卡手续费等成本。同时,对于那些免费 App,苹果不收取任何费用。

这让苹果“垄断”了 iPhone 上的第三方软件分发权。

但乔布斯表示,这样的模式让开发者可以平等地触及每一个 iPhone 用户,无论你是大公司,还是小的独立开发者。

这是一种没有成功先例的模式。

苹果的“封闭”是一种原罪吗?

一切主流的计算机操作系统,都允许用户自行安装软件。iPhone 之前,诺基亚也建立过一个名为 Nokia Download! 的应用商店,试图控制软件的分发,但反响平平。iPhone + App Store 的模式,相比当时的智能手机,其实更接近游戏主机的运营方式。只是主机游戏厂商每年发行的游戏数量顶多数百款,苹果要处理发行的软件数量更多,工作也复杂得多。

App Store 的确抓住了开发者最关键的需求。它让软件的分发和宣传变得极为简单,开发者不需要租服务器、建网页,不需要自己买广告、做宣传,不需要想办法防盗版。

它消除了 iPhone App 开发的冷启动门槛,开发完成之后,开发者不需要预先缴纳任何费用就可以上架 App Store,上架之后立刻就可以被用户看到,如果质量够好还能得到苹果的推荐,获得免费的宣传。

开发者的热情一下被点燃了,他们不欢呼才怪。2008 年 7 月,App Store 随 iPhone OS 2.0 正式上线。上线后仅 5 个月,就有超过 1 万个 App 上架,总下载量超过 3 亿次。

而另一端,用户一开始并不都那么买账。

iPhone 问世的前几年,“越狱”曾是 iPhone 玩机圈的主流选择。但随着 iOS 系统的完善,越狱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小众。大部分用户接受了“为软件付费”的模式,享受 App Store 的安全稳定的同时,也逐渐接受它的限制。舒服省心的体验,战胜了“自由”,也战胜了“钱包”。

2018 年底,越狱时代最主流的应用商店 Cydia 宣布关闭,越狱的时代已经被彻底遗忘。而苹果在 iPod 和 iTunes Store 积攒的用户群,早已在账户上绑定了信用卡信息,养成了“为虚拟内容付费”的习惯。

“封闭一定会输给开放!”,在后来安卓系统追赶苹果时经常说的这句话,似乎落空了。

封闭的苹果和专治的 App Store,赢得了开发者和用户的亲睐,成了史上最成功的商业变革之一。

靠谱的公司做“封闭”,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会因为自身的卓越,给用户更好的体验,稳稳战胜更加开放,但是“乱糟糟”的对手。而有了稳定的用户和通路,开发者有抱怨也不会停止自己手中创造价值的键盘。

苹果的“封闭”是一种原罪吗?

革命者怎么避免被革命?

基于这套封闭的系统,苹果实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成就。

十几年里,iPhone 经历了数次屏幕尺寸、比例、分辨率的变化。对其他系统来说,让一个软件适配不同分辨率的屏幕可能会是一件很复杂的事。但苹果每次在屏幕尺寸变化的同时,也会对开发工具进行更新,简化开发者的适配工作。

苹果掌控着 iOS 的核心体验,给开发者划定了一系列标准和规矩,并利用自己对 App 的审核权推动执行,这造就了 iOS 第三方软件,以及 iPhone 这个产品的优质体验。

十几年后,对于苹果“封闭”的批评声虽然从未平息,但市场的风向似乎已经变了。以“开放”著称的 Android,也开始走苹果的路。Google Play 成为了绝对的主流,即便是国内,第三方的安卓应用商店也逐渐消失,手机厂商自己的应用商店开始占据上风。

尽管人们都在抱怨新 iPhone 越来越“没意思了”,但留在 iOS 生态的庞大用户却成了苹果业绩增长的基石,让苹果有持续的牌可打,将有限的资源变成可持续裂变的价值。

那么为何苹果生态里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反抗者?

13 年前,App Store 的发布是苹果解放开发者生产力的重要举措,30%的抽成机制相比运营商预装更加公平,封闭的体系和上架审核的控制,既有利于促进苹果应用生态的正向发展,同时也能够帮助优秀开发者获得流量和收入的大幅增长。

但商业世界从来讲的都不是“感恩文化”,而是讲“先进性”,讲“与时俱进”。

首先是苹果的封闭系统虽然没有被颠覆,但是也没有能一统世界,甚至当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增量正在放缓,苹果没有给开发者更大的“希望”。

一个庞大市场基数上有限的增长对苹果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当一代一代的开发者找不到足够的增量市场和新的增长机制,当下一代开发者找不到突破上一代开发者历史积累的方法。这个生态里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这些年来,苹果在 XR(混合现实)、可穿戴、汽车、电视、智能家庭等众多领域的严谨虽然没有错,但这种严谨也让其庞大开发者生态没有获得“新大陆”的资源,当然也没有多少开发者真正能从中赚到钱。

所以,这个生态一定会“内卷”,一定会给苹果生态带来越来越多不和谐的声音,有人要自由,有人要成长,有人要机遇,而苹果要的是稳定和“讲规矩”。

越强大的商业组织越需要有持续的“扩展性”,否则就会内卷,就会打破原有的稳定。2 万亿美元市值的苹果,驾驭着全球最强大的生态系统和用户群,但这也是越来越大的压力。

解决这个问题,苹果或许很需要“星辰大海”,很需要回到 12 年前被人欢呼的位置,去革命和解放一些东西。

“封闭”在商业世界算不上什么原罪,但大公司对商业生态的“不与时俱进”,甚至是对人类社会科技新台阶的“不进取”,最后,这往往会被清算。


文章出处:极客公园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