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生活方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无糖”饮食,商家们抓住了其中的商机,推出了诸多“无糖”产品。
包括各种无糖饮品、无糖零食,甚至是无糖的厨房电器。比如网络上名声大噪的元气森林、零度可乐,还有脱糖电饭煲。
这些“无糖”产品真的是健康生活方式新的开端吗?
本次我们就从无糖饮料和低糖电饭煲两大品类出发,详细探讨这些“无糖”产品,是不是众多管不住嘴又怕发胖的人健康之路的完美替代品。
无糖饮料,欺骗你的大脑
无糖饮料中所说的“糖”大多数是指葡萄糖、果糖和蔗糖。
特别是果糖,甜度高、口感好,而且果糖摄入并不会给大脑传递饱腹的信号,加上它在人体代谢路径上没有限速酶,所以果糖更容易摄入过多导致肥胖。
而“无糖”饮料添加的是非糖类的甜味剂,这类甜味剂通常甜度很高,是蔗糖的200至500倍,有的高达2000倍,用量极少就能达到与糖一样的甜度,所以喝上去也是甜甜的。
这类“无糖”饮料通常标注的是0卡路里,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0卡,比如每1克阿斯巴甜约有4千卡热量,因为代糖甜度极高,饮品的含量极低,在国家的营养标准中,这个热量可以低到忽略不计。
尽管是真的无糖也接近0卡,并且几乎不参与到代谢,“无糖”饮料也不能毫无顾忌的喝。
因为这类甜味剂的作用原理,都是通过甜味信号来“欺骗大脑”。
当大脑发现有“糖”摄入,但血糖却没有上升,反而会觉得这个“糖”能量不够,增加了对真糖的渴望,让你不知不觉中吃的也更多,反而不利于健康饮食。
而且大脑的这种信号会刺激人体分泌出对应的激素,导致人体激素紊乱,对糖尿病患者也是不利的。
你认为它“没有热量”“0卡”,喝下饮料时几乎没有负罪感。如果是没有节制喝无糖饮料,那么更有可能在其他饮食中吃下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对于肥胖人群来说更是可能引发糖尿病风险。
当然如果你可以控制住身体,抵抗大脑的补偿信号,那可能也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另外像零度这种碳酸饮料,虽然糖减少了,但碳酸的本质没变,酸性环境容易引起矿物质的流失,对牙齿也会有损伤。
还有一篇《Nature》上发表的研究报告表明,摄入人工甜味剂的小鼠,会更容易导致葡萄糖不耐受,科学家认为可能是人工甜味剂影响了小鼠的肠道菌群。
目前该实验还没有在人体中取得结论,只是有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当然,如果实在不想喝白开水就想想饮料,那无糖饮料相比于果糖、蔗糖、葡萄糖等饮料来说还是要健康很多的,几乎0卡的热量,对减肥人士也是很友好的。
并不是说它就绝对的健康,但两害相权取其轻,注意控制量就行。
脱糖/降糖电饭煲≠降低血糖
脱糖电饭煲并不是什么黑科技,市面上常见的有两种技术,一种是沥糖技术,一种是发芽糙米降糖技术。
两种技术都是宣称能降低GI(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GI值大于70的通常为高GI食物,葡萄糖的GI正好是100。
沥糖技术是在米饭煮到半生半熟的时候,把“米汤”过滤掉,剩下的米粒用剩余的水分来蒸熟,这样的米饭煮出来不黏,口感干、有嚼劲。
米饭中的淀粉一般分两种结构,一种是容易被人体吸收的支链淀粉,一种是消化速度比较慢的直链淀粉,“米汤”就是被过滤掉的支链淀粉。
理论上如此,但是在诸多测试当中,相同重量的脱糖米饭和普通米饭,淀粉含量差别不多。而吃了脱糖白米饭,血糖升的是慢了点,不过后面下降的也很慢。
发芽糙米降糖技术,是指在适宜的温度下米饭吸水膨胀,将普通米饭变成“糙米饭”,印象当中糙米饭比普通米饭含糖更低,更多微量元素。
其实糙米饭和普通米饭的本身GI就是相差不大的,但粗纤维、微量元素确实更多,更健康。好在糙米饭的饱腹感比较强,一般吃下同等质量的糙米饭和普通米饭,前者更容易饱。
为什么会有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呢?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原本你用普通电饭煲煮2两米出来了4两米饭,但是你用脱糖电饭煲煮了2两米只出来了3两米饭(消失的一两是沥出的“米汤”)。
你吃了脱糖电饭煲的3两米饭,和你少吃普通电饭煲1两米饭,身体所摄入的糖分几乎是没有区别的。
所以说想要依靠脱糖电饭煲来降低血糖,或者“放开吃”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当然现在脱糖电饭煲的宣传页面也都没有“降低血糖”的描述了。
把它当做一个辅助工具,平时在饮食当中少吃精加工的食物,多吃天然的、粗加工的食材,才是健康饮食之道。
写在最后:
想要减肥、想要降低血糖,本次讨论的代糖饮料和降糖电饭煲,都只能是起到辅助的作用,而且实际的效果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
归根结底还是要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任何单一维度的改变,都不足以达成长期健康的目标。
健康的饮食、合理的运动、充足的睡眠乃至良好的心态,综合作用,才能共同铸成健康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