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3岁的马化腾随父母从海南岛迁居到了深圳。也在是在这年年初,邓小平视察了深圳,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在过去40年的风云激荡中,矮屋变高楼、农田变大道、小渔村变国际化大都市。深圳的发展一日千里,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相信,“深圳”蕴含着的,是光荣、实验、梦想、还有机会。
目光所及,“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标语遍布大街小巷。深圳是包容的,给每个慕名而来的人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和公平竞争的机会。每年7月,踌躇满志的毕业生们,带着充满好奇和拼搏南下,希望在这里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李翔(化名)就是其中之一。2013年,23岁的他从湖南一所985院校毕业,握着一张车票只身南下,入职了南山一家互联网公司,成为千万个来深奋斗的IT青年中的一员。
然而,7年后,30岁的他,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成为一名年薪60w的资深开发工程师后,却选择了离开这座曾经给予他最初梦想的城市,选择去了号称“互联网新城”的长沙。
工作和家庭:矛盾的两级
资料显示,2020年深圳常住人口接近1400万,平均年龄仅32岁。最年轻的一线城市、中国硅谷、科技金融之都、遍地是“黄金”、全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深圳有着很多的标签。单深圳南山区,就坐落着156家上市公司,其中,粤海街道办更以占全市不到0.6%的土地面积,创造了约 11%的GDP,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聚焦互联网新兴产业,致使这里的工作氛围非常紧张,公司的产品要求快速产出、快速迭代。一旦懈怠,没有及时进入赛道的产品或许就死在明天。
新产品上线之际,加班到凌晨三四点是家常便饭。同事们也满心怨气,李翔却很满足,也珍惜所有的项目实操机会。“年轻的时候,能拥有平台和机会,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这直接决定了往后的职业生涯高度,我很庆幸。”李翔开玩笑说,“科比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而我见过凌晨4点的深圳。”
刚来深圳的时候,李翔和很多人一样,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期待。即使面对“编程界加班的潜规则”,在年轻的李翔这儿,根本算不上什么事儿。而拼搏,也让李翔获得更多升职加薪的机会,短短几年时间里,他从一个普通的程序员,不断晋级,成为一个小团队的Leader,年薪达到了60余万。
然而,直到工作的第6个年头,随着远在湖南的父母日渐年迈,随着李翔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一切开始变得不一样。
李翔能够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女儿1周岁生日,自己刚好碰上了项目上线错过了;结婚纪念日,李翔在紧急会议上沟通需求;父亲摔断了腿,远在深圳的李翔,只能在晚上下班后,打一个电话不痛不痒地慰问一下……
李翔开始体会到,在这样的工作节奏下,工作和生活质量似乎不可兼得,自己错失了很多工作以外的生活体验。这座城市美好的背面,其实也隐藏着很多残酷的事实。
三十而已:不敢买房,没有归属感
更尴尬的在于,即便工资不低,李翔依然不敢买房。
深圳房价涨势凶猛,经历几波高涨后,均价从小几万涨到七八万。
按均价7万算,就算买一套80平米的房子,首付至少得168万,是大多数普通上班族无法企及的高度。
贝壳研究院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房地产市场白皮书》显示,深圳住房自有率仅为23.7%,包括李翔在内的八成的人,在观望中,只能依靠租房解决居住问题。
李翔身边也有一些买了房的同事,基本上需要举全家之力,双方父母出钱付首付,夫妻两个还贷款,几个荷包才能换来一套房。
李翔工资不低,但这几年来结婚、养家,所剩积蓄并不多,“首付凑倒也是能凑,但我不想过得那么苦。”李翔表示,还房贷的30年,占据了人生最美好的时间,买了房意味着不敢任性花钱,不敢规划旅游,甚至连大病都不敢生,只能开源节流过日子,每月工资送到银行,挣一笔还一笔,压力太大了。
此外,深圳教育资源竞争激烈。李翔的孩子还小,但眼见身边的人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东奔西跑,他感到焦虑。没有房子,孩子落集体户,心中始终觉得没有保障。即便近年来陆续新出了很多政策,但手续依旧麻烦,毕竟每日浏览的新闻中,因为孩子上学的问题不得不选择离开大城市的案例比比皆是。
如今的深圳,少了些包容,染上了中年的一些脾气和弊病,用物价、房价、高速的运作逼退了一些温情。
“我毕业后来到深圳,在IT行业打拼了7年,已具备丰富的开发经验,Java、前端、Python都懂,在互联网公司做了个小的Leader,工资也还过得去。但7年过去,这座城市依然把我拒之门外,没有让我变成‘深圳人’,我依然格格不入。”李翔回忆起这些年,略有成就又感慨颇多。
面对深圳快节奏下带来的诸多压力,李翔也想过离开。然而,位于湖南四线小县城的老家,机会少、薪资低、没有关系……回去能做什么?李翔无法想象,只好默默地敲下几行代码。
近来,在程序员的圈子里,关于“一线程序员回归老家能干啥”的讨论持续走热,这也是每个大龄程序员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在外界看来,像李翔这样的人,有着别人羡慕的薪资,但只有自己才知道,光环的背后,是不敢落后,不敢轻易辞职的焦虑。
新开始:离开深圳,奔赴长沙
2020年国庆期间,李翔买了高铁票准备从深圳北站回老家湖南。候车时,不经意看到大屏幕上“拿深圳同等高薪,住长沙宜居房子,干全球软件事业”的招聘广告。
当时李翔内心就触动了一下,他随手查了查资料,确认了信息的真实性:打出广告的万兴科技是一家深圳上市公司,在长沙设有运营中心,响应长沙政府政策,鼓励优秀青年入湘发展。
“当时我就想,能拿和深圳一样的高薪,离家更近,还有机会拿股权,公司甚至承诺帮忙解决购房资格问题,何乐不为呢。”李翔说,坐在高铁站的候车椅上,他查看公司放出的职位后,发现恰好有匹配的工作。
相对来说,新一线城市人才比较短缺,自己从一线城市转到长沙发展还是有优势的。思前想后,他投递了一份简历。
很久以后回想起来,李翔也觉得很神奇,就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让他做了人生中的又一个重要选择的,竟是因为在高铁不经意看到的一个广告。
投递简历,面试通关,11月初,李翔顺利入职长沙万兴科技。
再次踏上回湘的旅程,李翔用一个词形容自己的心情:五味杂陈。来深7年弹指间,往事历历在目。
他很感激深圳曾经给他的机会,但对现在的他来说,长沙更像一座理想之城。
2014年李翔毕业的时候,除一线城市外,其他城市的互联网产业发展相对落后,作为一个程序员,想得到更好的平台,只能选择北上广深杭。但到了2020年,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很多人才回归,新一线城市强势崛起。
长沙正是新一线互联网新城中的代表。从AI、5G、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到软件再出发、工业互联网等相关政策,作为中部互联网发展的前列,长沙一直引领革新,助力打造新的长沙名片。
近年来,长沙在吸引人才方面居于全国前列,每年流入人口都在25万以上,人才净流入量稳居全国城市前三。
在全国大中城市中,长沙经济总量排名第16位,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排名第11位,但和GDP总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长沙的房价。资料显示,长沙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排在第64位,且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单单高校,就拥有三所985,接近上海的水平。
买房、孩子的教育,都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到长沙将三个月,安顿下来后,公司快速帮李翔解决了落户及购房资格问题,买房已提上日程。在李翔看来,来长沙,是他近年来做过的最正确的选择。
“在这里,我可以拿和深圳一样高的工资,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也能继续追求职场理想。我现在的东家是一家以创意软件为主航道的全球化公司,在全球多地设有运营中心,即便往后想回深圳总部,也不是什么问题。”李翔表示,“当然,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长沙,来这里,离家更近,可以时常回去看看爸妈,心里终归踏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