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第二包装大国,近年来,商品过度包装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重视和社会公众的关注,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举措予以应对。但总体来看,这一问题依然较为严重。
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吴培冠呼吁:“近年来电商物流迅猛发展,使商品包装过度问题更显突出。应抓紧推动完善国家层面的包装立法,建立有关包装的法律体系。”
吴培冠介绍,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去年对电商平台销售的饼干、化妆品、茶叶等商品进行包装计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抽查的50批次商品中有12批次存在过度包装问题。其中茶叶和咖啡包装不合格发现率为20%,化妆品包装不合格发现率更是高达70%。
“包装过度是指超出正常的包装功能需求,其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超过必要程度的包装。”吴培冠指出。在吴培冠看来,商品的包装过度会产生许多危害:
从能源利用率来看,导致损耗更多的能源和原材料,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回收和处理,产生的包装废弃物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从经济效益来看,也会使得消费者的利益受损,使用包装而引发的成本(如价格、税赋、包装的回收处理等)最终都由消费者承担。
从市场秩序来看,还会破坏市场秩序,损害绿色发展社会风气。如果商品包装过度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某些企业的经营重心从商品的质量转向包装,依靠包装吸引顾客、占领市场,这种手段会引起其他企业效仿,致使过度包装现象越来越严重,陷入恶性循环。
今年2月25日,国家交通运输部正式公开发布《邮件快件包装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21年3月12日起施行。
根据初步测算,2020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830亿件,同比增长30.8%,但由此带来的快递包装问题也日益突出。
交通运输部指出,近年来,我国邮政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寄递业务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对邮件快件包装带来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中央要求注意节约环保,杜绝过度包装,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国家邮政局于2020年1月启动《办法》制定工作。2021年2月3日,交通运输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