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中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现代镜子是19世纪德国人发明的,在中国古代比如青铜器时代,铁镜铜镜较为普遍,也就是正面抛光做镜面,背面刻花纹、铭文等。
据报道,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日前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高庄镇发现了一处西汉时期大型墓地,截至目前,已清理墓葬400多座,出土了陶器、铜器、玉器、铁器等各类遗物2000多件组,其中包括80多件精美的汉代铜镜。
据了解,部分铜镜保存完好,经清理后仍然光可鉴人。
考古人员介绍,出土铜镜形制各不相同,大的有20多公分,小的有6公分左右,纹饰有星云纹、云雷纹、草叶纹和“常乐未央”“家常富贵”“长毋相忘”等。
资料显示,西汉建都长安(现西安),这批文物为研究关中地区汉代尤其是西汉早中期的物质文化,提供了丰富宝贵的实物资料。
事实上,随着冶炼等化工技术的进步,古代铜镜在后期添加了锡合金成分,镜面的富锡层氧化后,在青铜表面产生极薄的一层氧化锡透明薄膜,这种稳定臻密的薄膜称为“水银沁”、“水银包浆”,只要膜不被破坏,埋藏一、两千年,镜面也不会绣蚀,体现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配图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