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媒体披露的年报数据统计,有38家家电公司去年存货金额总和达590亿元,32家公司存货超1亿元,其中9家公司存货超10亿元。
在68家家电上市公司里,有17家家电巨头库存商品金额在10亿元以上,60家存货商品金额过亿元,68家家电类企业一季度存货金额总和达1781亿元,高居制造业前列,家电企业去存货压力较大。
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保持了平稳的健康发展,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而国内家电市场也呈现出持续恢复的趋势,但库存问题一直存在。
相关行业人士表示,早前国内家电企业大多在生产线和厂房建设上,主攻方向并没有放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上,导致大量低端产品积压,消费者对这些产品并不感冒。
随着扩张迅速、产能过剩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共性问题日益凸现,近两年家电产业遭遇发展困境。
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2010年相比,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中国老龄化将进一步加剧,未来的年轻一代生活压力会更大。
毫无疑问,很多经济风险都与人口老龄化有关,翻看往日新闻,啃老新闻不在少数,啃老在如今中国变的越来越常见。
房价虚高,大多数年轻人买不起房,会大大抑制家电业的更新迭代需求。新生家庭的减少,也会让家电市场的需求大幅降低。
经济下滑,物价上涨,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购买力的支撑不足,也是加大家电企业库存压力的重要原因。
家用电器更新迭代迅速,产品生产日期是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重点关注和购买的依据。
如果消费者在购买数码家电产品时,商家未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生产日期,消费者拿到产品后发现是“库存机”,即使产品是新的没使用过,也可以进行维权要求更换。
放了多久的家电才会被称为库存产品?
笔者咨询了家电达人了解到,积压一年也算库存产品,严格来说,产品生产后搁置3年没卖掉,可称之为库存机。
生产日期远近与家电的质量问题并无必然联系,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购买心理来说,其对产品生产日期这一重要因素存在合理期待。“库存”家电虽然是新机器,但也可能存有安全隐患。
为什么说“库存”机可能有安全隐患?原因很简单,因为每一个家电的使用寿命是固定的。
以空调为例,《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年限》系列标准显示,空调的安全使用年限为10年。
超过安全使用年限的空调除了会面临无法维修或维修成本高的尴尬外,同时存在能耗浪费、功能丧失等弊端,更甚者会产生危及消费者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隐患。
假设你购买的新空调生产日期为2017年,现在是2021年,按照产品安全使用年限来看,它的安全使用时间只剩6年。
作为一种工业产品及家庭使用电器,不论是黑家电,还是白色家电,都有合理的使用年限。
如果消费者不了解生产日期可能造成超期使用,会带来安全隐患,有可能存在引发电器短路进而引起火灾、爆炸等风险。
数码家电出厂后即便存放未启用,长时间库存亦存在在各种外界环境因素作用影响下,发生电路板线路老化、漏电、冷媒泄露、性能下降等一系列潜在危害的可能性。
笔者觉得,库存机并不代表产品质量有问题,只是使用寿命缩减。
家电企业如何将手头积压的库存释放,需要从改变销售方式开始,比如打折、买增(买一送一)、网红带货降价促销等方式来清库存。
与此同时,也需要家电企业抓紧深化家电结构,延伸家电产品产业链。
对于面临产能过剩问题的传统品牌来说,不妨将产品研发创新转移到智能、节能环保、健康化等方面,通过技术升级来提升产品品质,刺激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