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类为何频繁搁浅?专家解读:原生地海域可能被污染
  • 建嘉
  • 2021年07月13日 14:47
  • 0

最近几天,关于鲸豚类在滩涂搁浅的消息不断出现,浙江沿海多地的各路救援人员也相当繁忙,不断的赶场救援。

从数据上来看,在6天内就出现了16头搁浅事件,为何鲸类近期频繁搁浅?专家给出了解读分析。

据报道,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林文治透露,根据目前了解的信息,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

第一,每次鲸豚搁浅都不是一个个体搁浅,而是多个个体的集体搁浅;第二,搁浅的都不是一个物种,至少有两个物种;第三,搁浅的时间和地点都非常接近;第四,无论搁浅的是瓜头鲸还是糙齿海豚,都不属于近岸物种,而是生活在几百到上千米深的海洋水域。

林文治表示:“综合这四点信息,我认为,搁浅的情况接连发生,很可能是因为这些鲸豚生活的海域发生了某些区域环境事件。比如说高强度的声学环境污染,或者海洋水体污染等等,造成了这些鲸豚迷失方向,发生搁浅。

鲸类为何频繁搁浅?专家解读:原生地海域可能被污染 专家科普科学救助方式

对于近期频繁出现搁浅情况,专家也在节目中科普了鲸类搁浅的救助方式,希望大家在应对此类情况时能更加科学,保障鲸类的性命。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副研究员郝玉江表示,在救助时一定要保证动物正常的呼吸,所以一定要把动物的身体摆正,让它的呼吸孔朝上。

另外就是因为鲸类是水生动物,它没有支撑身体的强大的四肢,实际上它的胸腔腹腔承受很大的压力。所以这个时候一般尽可能在浅水里边,让它有一定的浮力来支撑它的身体。

同时,还要避免泥水进入呼吸道,并保持鲸类的皮肤湿润,避免阳光直射。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此文章为快科技原创文章,快科技网站保留文章图片及文字内容版权,如需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