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ICT市场里软件和美国比只有它的五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的水平”,在日前的一次沟通会上,行业专家直言不讳指出了国产基础软件的差距。
过去几年中,,包括华为在内有数十家国内科技公司遭到美国的野蛮打压,其中国产芯片成为科技行业的阿喀琉斯之踵,广大网民也非常关注芯片产业如果解决卡脖子的问题,殊不知卡脖子的不止芯片一个,基础软件领域的公司也被制裁了不少,包括奇虎360科大讯飞、AI四小龙头等等,导致国内的软件公司被卡脖子更严重。
不止芯片 基础软件也被卡脖子:中国软件行业亟待破局
所谓基础软件,主要是指以操作系统为中心的,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编程语言等一系列共同构成的一整套软件产品和生态。
大家最常见的是OS操作系统,国内的PC电脑上运行的基本上都是微软的Windows,服务器系统则是Linux为基础,手机等移动设备上是苹果iOS及谷歌安卓。
以电脑为例,百度统计流量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Windows系统在我国桌面操作系统市场占据89.79%的市场份额,苹果macOS 系统占比为6.22%。
至于数据库、中间件、编程语言等更底层的软件,依然垄断在很多海外,特别是美国公司手中,Oracle甲骨文的数据库占了国内一半的份额,收费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而且授权方式苛刻,很多软件企业为此投入不菲,赚的利润都是给Oracle这样的美国公司打工了。
国产基础软件不仅历史欠账多,随着云计算、5G、AI人工智能、IoT物联网等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几乎每个设备都不可避免地要用到三大基础软件,千亿级的连接数及海量的数据将会重塑ICT产业格局,《鲲鹏 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预测2023年全球计算产业投资空间高达1.14万亿美元。
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计算产业市场之一,基础软件的脆弱未来很可能限制国内计算产业的发展,现在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了。
如何解决卡脖子问题?打破市场-技术-投入的“负循环”
基础软件卡脖子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官方部门的重视。
2020 年3月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工信部信软司司长谢少锋介绍,在基础软硬件方面,将实施国家软件重大工程,集中力量解决关键软件的“卡脖子”问题,着重强调了基础软件的重要性。
为此国内近年来也出台了不少鼓励与扶持政策,2020年8 月 4 日,国务院发布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要求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做好有关工作的组织实施,积极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给予支持。
政府层面的支持是国产基础软件行业发展的催化剂,但只靠政策依然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因为这涉及到了国产基础软件的一个核心问题——负循环。[P(1]
在基础设施领域,我们国产的、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占比也只有个位数,大约5%、6%的样子,不同领域可能不太一样,但占比都很小,这意味着国产软件产业的市场非常小。
市场空间小有两方面的意义,意味着以后的发展空间大,但是现在的市场空间小也导致了国内从事相关产业的企业很少,而且很弱小。
在这方面,微软是个标杆,从操作系统起家,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庞大的软件企业,有云计算,也有办公软件。
国内企业比不了微软这样的巨头,即便是考虑单一产业,国内企业依然很弱小,著作Linux系统的Reahat红帽被IBM收购之后每年的销售也有几十亿美元,数据库行业的Oracle甲骨文每年营收数百亿美元,国内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企业没法比,几个亿的营收无法支撑起软件产业良性发展。
企业营收低就会导致各方面的投入不足,优秀的软件企业也不愿意加入到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的研发当中去。
为什么?很简单的道理,因为市场上卖不出价钱,卖不出价钱就无法给员工开出足够吸引力的薪酬。员工没有足够吸引力的薪酬,专业的、高水平的人才就不愿意做这个事情,这是很简单的市场规律。
这就是国产软件行业发展的“负循环”难题,中国现在不缺少人才,每年上千万毕业生中从事IT、软件开发的工程师并不少,但主要都是做互联网应用软件,包括游戏等等,因为这些行业能够开出更高的工资,吸引人才。
国内现在基础软件人才严重欠缺,国内真正能做底层操作系统技术与开发的人才只有几千人的,高校已经没有操作系统这样专业的课程了,有些高校甚至将操作系统去掉必修课,成为选修课。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不断地负循环,没有投入、没有市场,导致科研的投入不够,人才培养方面也出现的断层。这样的情况导致了整个中国基础软件产业是非常薄弱的,不仅会错失数字经济的发展机会,而且存在相当大的风险,万一受到打压就有可能导致国家的数字化进程受到影响。
鸿蒙、欧拉比肩 华为携手产业界推动国产基础软件生态圈发展
基础软件行业发展的负循环如何打破?这件事需要一个破壁者,而华为这一次恐怕又要担起重任了,不仅是因为他们被打压得最严重,也因为华为是国内实力最强大的软件企业之一。
提到华为,大家第一个想的的是华为的手机、平板及PC等产品,还有华为自研的一系列麒麟芯片。不过在华为总计18万的员工中,软件工程师也不少,2020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榜单中,华为位列第一,超过了腾讯、阿里等互联网软件公司。
在被美国打压之后,华为无法再使用谷歌的系统,华为重点转向了自研的鸿蒙OS系统(Harmony OS),今年6月2日正式发布了鸿蒙2.0系统,目前最新数据显示已经有9000万用户升级了鸿蒙系统。
华为预计,到2021年底HarmonyOS连接设备将突破3亿台,其中1亿台连接设备来自第三方合作伙伴,届时将迅速成为全然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
鸿蒙之外,华为还有其他的基础软件项目——欧拉(openEuler),基于自研服务器操作系统数十年的积累,2019年底开源为欧拉操作系统,成为一个开源、免费的Linux发行版平台,将通过开放的社区形式与全球的开发者共同构建一个开放、多元和架构包容的软件生态体系。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截至目前已有已吸引5000多位开源贡献者以及90多家企业、研究机构和高校加入,并成立80多个特别兴趣小组,openEuler开源社区已成为国内最具活力的开源社区。
在过去的几年中,华为为了保障ICT基础设施的产品及产业,已经在服务器、基站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甚至包括其他的一些设备上研发自己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不仅华为自己可以用,也可以服务于整个产业,华为选择将这个能力贡献出来,通过产业界的合作一起推动国产基础软件行业的健康发展。
鸿蒙、欧拉两个系统是个开始,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华为会在全联接2021上进一步说明。
中国基础软件产业曙光乍现:未来将拥有自主产权及全球竞争力
对于软件,尤其是基础软件的重要性,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此前也有过表态,华为的重点也会转向,华为应该专注于软件,因为这个行业不受美国控制,华为将拥有更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任正非呼吁大家要在软件领域“敢于引领世界潮流”。
华为乃至国产软件要真正打造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己掌握的基础软件产业,而且是健康的、持续、长期发展的产业。而且这个产业不仅仅是为中国服务,而是能够走出去;能够不仅仅在中国市场,而在全球市场上都有一席之地的产业和产业生态。
如果大家注意到了中国在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历程,那么整个软件行业的这一天迟早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