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量爆表致死的人类禁区 如今却成了玩命网红的流量密码
  • 狂丸
  • 2021年09月12日 15:00
  • 0

核的力量对于人类来说一直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伴随很大的风险。

986年4月26日凌晨,乌克兰境内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核子反应堆事故——切尔诺贝利事件。原本上万人居住的城镇在一夜之间因辐射尘埃的扩散沦为鬼城。

但如今近40年过去,虽然有些地方仍因辐射封锁,有些区域却已经逐渐开放,让很多胆子大的博主得以带领我们一窥究竟。

辐射量爆表致死的人类禁区 如今却成了玩命网红的流量密码

普里皮亚季,一个当时邻近爆炸四号核反应堆约3公里的小镇就成了探秘的首选。

辐射量爆表致死的人类禁区 如今却成了玩命网红的流量密码

无论你是在大雪覆盖的冬天前来,还是从烈日炎炎的夏季进入,进入该区域必带的辐射检测仪发出的滴滴声都在时刻提醒你,这里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人类居住的禁区。

辐射量爆表致死的人类禁区 如今却成了玩命网红的流量密码 辐射检测仪显示10+,而正常水平为0.3

当检测仪靠近普里皮亚季的土壤,更是发出不间断的蜂鸣声。

在雪地里,仪器显示的辐射水平虽然只有拍一次X光的约100分之一,但长期生活在这里,或不小心吸入土壤微粒,还是对身体有一定的伤害。

而且这还是在官方彻底清洗整个区域3遍,搬移表面土壤后的结果,灾难之危害可见一斑。

由于事发突然,据称很多居民只有2小时左右的时间集合撤离,这就导致很多东西来不及被带走,时间在普里皮亚季仿佛永远的停在了1986。

辐射量爆表致死的人类禁区 如今却成了玩命网红的流量密码

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苏联在此地兴建的学校,孩子们的课桌和教室后方的书架上还码放着很多读物。

辐射量爆表致死的人类禁区 如今却成了玩命网红的流量密码

墙上贴着苏联风格强烈的宣传标语和宣传画。

辐射量爆表致死的人类禁区 如今却成了玩命网红的流量密码

来到体育馆,原本锃亮的篮球场地板如今变得像下午茶点心外的酥皮,踩一脚下去,腐烂的木头即刻坍塌。

边上还有一个真·泄了气的皮球,已经一点儿弹力都没有了。

不远处的高台上还放着一个微型的颁奖台,123名的标记已经模糊不清,就像这个死寂一般城市的未来。

幼儿园中的美好与童真更是和冷酷的核灾难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那些被匆匆抛下的洋娃娃,整齐有序的宝宝床。

辐射量爆表致死的人类禁区 如今却成了玩命网红的流量密码

孩子们的涂鸦贴纸和玩偶。

辐射量爆表致死的人类禁区 如今却成了玩命网红的流量密码

当人类突然消失,这个世界看起来或许就是这样吧。

普里皮亚季作为当时苏联人民的骄傲,不仅有完整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在娱乐与商业方面也是现代大都市的水准。

比如这个荒废的大剧院,一组组大型照明设备就这样瘫痪在舞台之上,灰尘如同瀑布从天井落下。

绿色的观众席再也不会迎来观众。

原定于当年劳动节开放的游乐园也未能来得及开放,标志性建筑摩天轮如今就剩为探险博主们做封面和路标的功能了。

辐射量爆表致死的人类禁区 如今却成了玩命网红的流量密码

而繁华的超市中会动的唯有偶尔被风推动的购物车。

电器行中依旧陈列着当时最先进电视机组成的电视墙。

乐器店中苏联本土生产的钢琴再也不会响起柴可夫斯基的《浪漫曲》。

值得一提的是,官方是不建议来访者触碰切尔诺贝利中废弃的设施和物品的,若非要到处摸摸沾沾「核」气,只能说后果自负吧。

在这里,最为核心、最出名的建筑要属当时发生事故的第4发电机组。

在这里参观必须要由专人带领,并且因辐射水平太高,参观时很多地方都不能停留,走马观花是唯一的选择。

辐射量爆表致死的人类禁区 如今却成了玩命网红的流量密码

与此同时,来访者也要穿戴整齐专用的服装,包括口罩手套白大褂,不仅是为了防止一部分辐射,还能防止游客们把这里的辐射尘埃带出4号发电机组。

在第二控制室,密密麻麻的按钮和仪表盘让人眼花缭乱。

整个房间好像一部古早时期人们想象出来的科幻电影:先进的飞船用着落后的录像带和实体按钮,一切都透露着危险却那么的引人入胜。

令人意外的是,尽管如今整个切尔诺贝利区域都被哨卡管制,但仍有一些居民毅然决定返回这里居住。

今年88岁高龄的哈尼娅婆婆就在切尔诺贝利时间爆发后还不到一年就和其他12名居民回到了这里,这一住就是35年。

辐射量爆表致死的人类禁区 如今却成了玩命网红的流量密码

当被问起为什么愿意回到这个极度危险,且连像样的基础设施都没有的地方时,哈尼娅婆婆说:「我爱我的故乡,我愿意在这里用自己种出的粮食,自己从水井中打出的水生活,并且死后也会埋葬在这里。」

每当有访客到来,哈尼娅婆婆总是会用她亲手做的美食招待对方,香肠、小面包、土豆……

还有每个参观者喝了都要上头的烈性自酿酒。

辐射量爆表致死的人类禁区 如今却成了玩命网红的流量密码

一时间,人们甚至会忘记在这栋温馨的小屋外,便是片曾经发生过惊天动地灾难的土地。

唯有大自然和时间在废墟和当地人民的回忆上留下了印记。虽然事故已成为过去,但历史却绝不能被遗忘。


文章出处:狂丸科学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