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经过近一年的讨论,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终于正式发布了新版《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其中《细则》第92、93条,分别禁止了如下的短视频制作行为:
“违规播放国家尚未批准播映的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的片段,尚未批准引进的各类境外视听节目及片段,或已被国家明令禁止的视听节目及片段的。”“未经授权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及片段的。”对于高度依赖素材剪辑的短视频生态,特别是其中大量的影视类二创视频而言,这无疑是个天翻地覆的大消息。
你大概也看过这类视频,它们往往都标榜“三分钟、五分钟,带你看完XX”的速读功效,背景音乐常常驴唇不对马嘴,旁白配音一般都是比较有特色的棒读,或者干脆就交给机械AI。
这些“二创”视频的制作相对简单,素材的版权成本极低,脚本文案大多只限于对原作剧本的加工,自身的内容创造性微乎其微。加之,影视领域的欣赏门槛比较低,受众面更加广泛,其浏览量往往取决于选片的视觉性与话题性,而非视频的创作质量。这两大特点,赋予了“三分钟看电影式”的短视频,强大的流量营销潜力。
以抖音粉丝排名前十的毒舌电影为例,该账号最初是公众号上的图文影评自媒体,直到2019年底,才正式开始抖音运营。仅仅一年后,其粉丝数就达到了4700万,再加上一系列的自营与签约账号,毒舌电影在2020年12月的实际用户总量,来到了1亿4千万人次,接近全国人口的10分之1。
《细则》出台前后,毒舌电影的近几期视频中,已经出现了片段素材的授权字样。作为生态位顶端的头部作者,毒舌电影的“正规化”,无疑透露出了积极的信息——虽然尚未构成法律约束力,但这次针对二创视频的影视版权治理,应该不再是雷声大,雨点小了。
假如后续执行得当,那么整个根植在影视解说上的二创视频内容,可能都会迎来一场版权风暴。而长远来看,影视版权的正规化,必然是有益的。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12426版权监测中心,曾对全网4894件主要领域的原创作品,进行侵权监测。
据后续公布的《2020中国网络短视频版权监测报告》显示,仅仅是确定对这些作品构成侵权的短视频,就已经达到了1406.82万条,接近原作数量的300万倍,遑论还有大量涉嫌侵权的二创作品了。其中,原创视频内容以及影视剧作品的被侵权率,更是在90%以上。
可见互联网的内容泡沫,已经达到了一个非常吓人的地步。作为内容源头的原创作品,在所有流量中的占比,可能还不到万分之一,甚至是十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剩下的流量里,流淌的几乎都是咀嚼过的二次加工品,或者干脆就是信息垃圾。
对于追求原创性的网民来说,目前互联网内容创作的大环境,基本就是一片由“呕吐物”跟废物垃圾搅拌而成的海洋。更加可怕的是,这些内容的加工者与搬运者,承担着远比内容生产者更低的成本与风险,却拿到了大头的流量红利。这使得整个互联网的内容创作生态,陷入了一种倒挂的尴尬局面。
比如我们最近的文章,曾提到B站顶流UP主LexBurner,花2000万在B站“买活”。这一突然的豪横举动,让一些勤勤恳恳的动画行业工作者们,十分不满。“骂动画的远比做动画的赚钱”,一度成为了令圈内人士唏嘘不已的现实。
如果严重的倒挂现象得不到进一步的治理,那么国内的“一手内容”创造者,只会在自媒体流量生态的挤压下,进一步地丧失自己的生存空间,从而导致整个网络视频行业的原创空心化。这一点,从B站等诸多视频网站上,日益同质化的二创浪潮中,就已经可见一斑。
当然,就现状来看,影视解说类二创视频的需求,确实是庞大的,也是切实的。
而有需求,说明就有市场。事实上,早在影视解说短视频,乃至是其前身——自媒体图文解说开始兴起之前,百度恐怖片吧的老哥们,就已经在用图解的形式,为广大读者(观众)口播各种重口味的电影了。
如果你曾读过那些贴几张作品截图,再配上一两行剧情的图文自媒体“影评”,那么你一定不会对恐怖片吧的图解形式感到陌生。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可能就只是前者的脸子够大,喜欢管自己叫影评而已。
百度贴吧上的这种图解形式,在运作逻辑上,几乎跟现有的电影解说相同。电影资源本身就存在稀缺性与时效性,比如一些偏门的B级片,观众往往只追求感官刺激,抱着猎奇或者打卡的心态,去定向检索想要看到的特定内容。
随着互联网生态的不断下沉,互联网的居民构成也在不断变化。新生代网民的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作为泛娱乐文化消费品,影视节目仍是大众化的娱乐选项。只不过,出于各方面的门槛,加上社会节奏的加速,许多人不得不依赖“图解”的形式,才能产生一种对于作品的欣赏反馈。
现在各种平台上所谓的影评解说,大多都是赶上了互联网生态去论坛化的浪潮,将传统社区上的平民化内容产出模式,搬运到了微博、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上而已。在流媒体技术的加持下,“图解”又进一步升级成为了“视频解”,最终形成了类似三分钟看电影的财富密码
无论是“图解”还是“解说视频”,它们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对电影的一种拆解,甚至是矮化。
说到底,电影是一门视听语言的艺术,单独将所谓的剧情梗概、核心精神,从电影本身中抽离出去,无疑是不妥当的。花5分钟讲讲剧情梗概,再花3分钟输出价值概念,这不是在做电影赏析,这只是在做阅读理解,而且是高度主观化的,只属于当事人的阅读理解。就像硬要给“诡异的光”下定义一样,这不现实,也不应该。
最早以这种形式发迹的二创作者谷阿莫,就是这类视频作者中的典型。在他的视频里,无论多长的电影,都能一句话开宗明义,故事的梗概被和盘托出,被加入个人化的戏谑理解。
与其说,这是观众主动看了一场电影,不如说,是谷阿莫给观众讲了一个具有娱乐精神的小故事。这种娱乐精神,往往根植于对原作电影的戏谑之上,其主体是一种简单的情绪引导,引导观众去放大作品的某些特点,无论是好是差,并最终让这个特点鸠占鹊巢。
2017年至2019年,谷阿莫吃到了一系列的版权官司,最后被台湾地区法院判定侵权。自谷阿莫事件之后,究竟哪些影视二创属于原创,哪些又属于侵权?针对影视解说类短视频的版权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
事实上,在中国互联网开始初具雏形的时期,这种类似的争议就已经存在了。网龄稍大一点的朋友,应该还记得,当年陈凯歌就因为自己的电影《无极》被人恶搞,而气到差点起诉二创作者。
2005年,31岁的胡戈在电影院看完了《无极》,他觉得一头雾水,浪费了两个多小时的人生。之后10天,胡戈自己写脚本,自己配音,自己剪辑,捣鼓出了大众公认的影视恶搞视频鼻祖——《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当然,胡戈的影视二创,跟当下的“三分钟看电影”系列,肯定不是一回事。跟大部分复读剧情的电影解说不同,胡戈几乎彻底解构了《无极》的剧情。他将故事脉络之外的内容完全肢解,填充上了他自己认为更加有趣,也更接地气的剧本思路,从而将原作虚无缥缈的剧情拽入了现实。结果,自然而然地便营造出了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荒诞感。
伴随着偶尔冒出来的,“究竟是道德的扭曲,还是人性的沦丧”这类脍炙人口的玩梗桥段,整个恶搞剧本的呈现效果,放在今天也不显过时。加之想要模拟出电视节目的荒诞效果,胡戈还特地编排了两个典型的廉价电视广告,让整个视频变得更加无厘头了起来。
从结果来看,这种将原作彻底解构,并以更加娱乐化、大众化的个人视角,进行重构的创作模式,在当时并没有构成侵权。作为二创者,胡戈在各大主流媒体的采访曝光下,公开回应了陈凯歌的侵权指控。他直截了当地表示,虽然自己的作品确实使用了网上流传的“枪版”素材,但本质上是对原作的一次彻底解构与再重构,并没有套用原作的主观意愿。
胡戈的不侵权辩护,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支持。一则06年的新闻报道显示,中央台的《中国法制报道》节目组,非但表示自己不会起诉胡戈,还相当“欣赏”这支短片的创意。
这是件相当有趣的事,国内最早开始玩电影解构的,不是别人,正是央视自己。千禧年初,随着电视与互联网等多媒体技术的兴起普及,中国的文娱传媒界经历了一段百花齐放的时期。因为崔永元、白岩松、柴静等新生代媒体工作者的加入,当时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一度呈现出了极度旺盛的内容创造力。
你大概很难相信,中国互联网上最早的电影恶搞视频,居然是央视新闻评论部的一档年会节目。2000年,央视的《百姓故事》节目组,以1959年的抗战故事片《粮食》为蓝本,重新进行剪辑配音,将当时节目组之间互相争夺片源的现象,讽刺成了鬼子抢粮。
方宏进、崔永元等当时的央视名嘴,成了影片中的揶揄对象。比如在片中,方宏进的儿子方宏退,崔永元的儿子崔椭圆,互相仰仗“爸爸”的地位,讥讽对方。崔椭圆嘲讽方宏退的爸爸不是“正规军”,方宏退则反击道:“不拍马屁能成正式的吗?”
2001年的年会作品《分家在十月》,在互联网上的流传更为广泛。《分家在十月》是对苏联经典电影《列宁在十月》的解构创作,短片以《东方卫视》与央视脱钩为恶搞蓝本,反映了央视评论部内的派系纷争。围绕“讲述电视流氓自己的故事”这一核心,片中的“白岩松斯基”“水均益斯基”“崔永元斯基”等等当事人,进行了一场闹着玩式的尔虞我诈。
事实证明,这种具有解构意味的二创模式,有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强大生命力。无论是《一个馒头的血案》,还是《分家在十月》,都是一种对于艺术解释权以及言论权威的挑战。此类二次创作的频繁出现,是反映群众审美观成型与理解力觉醒的重要象征。
时至今日,类似木鱼水心、马铃薯男爵的画廊(原瞎看团队)等影视解说,已经能够摆脱单纯的剧情反刍,在自己的作品中,输出除了情绪之外,具有创造性的重构意义了。相应地,也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意识到,电影解说并不是电影鉴赏的正确打开方式,而是一种剥离了观影体验的娱乐选项。
然而,大多数观众眼中的影视作品,依然是传统意义上的娱乐消费品,尚谈不上审美鉴赏的高度。就像之前提到的那样,目前我们对文艺作品的理解水平是有限的,具体的表现,就是“图解电影”那依然庞大的市场。这一点,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
在教育部制订的《语文教学大纲》中,要求正常的7-9年级初中生,至少拥有每分钟300字以上的默读速度,每年的课外阅读不低于50万字。然而事实上,由于语文教育的权重长期滞后,别说是在读初中生,大部分成年人都不一定能达得到这一语言水平。
阅读速度的本质,是理解速度。人类的语速一般在每分钟200字左右,虽然要比文字阅读的信息密度低上许多,但出于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问题,也确实存在大量依赖视频解说的人群,他们缺乏相应的理解能力,或者根本就没有主观上的理解习惯。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众对于“三分钟看电影”的类似短视频需求,并不会因为版权问题而消失。正相反,随着版权正规化的淘洗,有能力接入授权渠道的头部自媒体,会进一步收拢这一波用户需求,形成某种垄断式的平台效应。
如果缺乏公开透明的执行标准,那么版权上的正规化,反而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生态问题。还是以抖音上的“毒舌电影”为例,这些巨无霸账号本身就是电影工业宣发中的重要一环,剧情解说等娱乐功能先按下不表,至少其恰饭属性,就已经决定了它们的营销内容,并没有太高的观影指导价值。
如果因为版权问题,导致独立性较强的影视账号遭遇创作瓶颈,最终半推半就地转化成了电影工业的隐形宣发团队,这显然也是一种矫枉过正。参考更加垂直的数码、汽车类自媒体,这些领域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厂商收编”现象。
三分钟看电影必然会成为历史,但很显然,现在还没轮到它退场的时候。连3分钟读10万字的量子速读都有市场,就别苛求区区2个小时的电影了,它实在不配。更何况,能日常抽出2个小时的观影时间,本身就是件比较奢侈的事。
胡戈自编、自剪、自配,做完《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只用了10天。他很有才华,作品很有创意,但我们也不能忘了,胡戈是一个在170平米带花园的出租“屋”里,全职做视频的脱产UP主,30岁之前的兴趣是电子音乐、高山速降跟滑翔。
用现在流行的说法,胡戈就是个铁后浪。只不过,这个05年刚31岁的后浪,“后”得实在是有点“前”了。包括那些圆滑世故的央视名嘴,曾经也都意气风发,也都尖锐过。他们都觉醒得比较早,也确实有着觉醒的余裕。
但身为普罗大众,每个层次的观众都有理解影视作品的权力与角度。稍微走得更远一些的我们,也不必对三分钟电影抱有太大的贬低与敌意,大家都只是在各取所需而已。
当然,那些在公共场合看这种东西,而且外放剧透还到处炫耀的土鳖,确实是应该成为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