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没有网购,却莫名收到货到付款的快递包裹,到底要不要签收呢?接电话称快递丢失,可进行理赔,要不要答应?
微信提醒:千万不要!小心内藏诈骗陷阱
不久前,央视曝光了一起盲发快递诈骗,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购买或违法获取受害人信息,以货到付款的方式给受害人邮寄假冒伪劣的低廉商品,骗取超额的到付费用。
盲发快递的套路并不算复杂,只要不签收就能破解。但仍有不少人由于一时的疏忽,忘记自己是否购买过货到付款的商品或以为是亲友寄给自己的,没有核实清楚就付款了。
除了盲发快递的诈骗套路外,骗子还可能以快递核酸检测呈阳性、快递丢失或滞留等名义,谎称可进行理赔,从而实施诈骗。
随着诈骗套路的升级,目前还出现复合型骗局。
骗子以快递长时间未取、损坏等为由,通过群发短信诱骗受害人添加好友,随后将其拉入各种刷单群、理财群等,一步步诱导受害人掉入兼职刷单、虚假理财投资、非法赌博等陷阱。
骗子为何能获取咱们的信息?微信发现,骗子获取个人信息的方法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一是非法骗取个人信息。
植入木马病毒、构建钓鱼网站是不法分子的常用手段。比如伪造免费WiFi,在手机用户连接后便会植入木马病毒,窃取短信、通讯信息、私密文件等个人信息,甚至还会偷偷记录支付密码。
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披露,诈骗团伙还可以通过短信发送钓鱼网址链接,名称包括成绩单、积分兑换、体检报告单、违章查询、聚会相册等,一旦点击链接就会被植入窃取个人信息的恶意程序。
此外,不法分子还会以免费领取礼品、邮寄奖品等为噱头,通过发送二维码、链接等诱骗填入收货地址、银行卡号、支付密码等个人信息。
二是非法购买个人信息
一条个人信息的售价竟在几毛到几百元不止,甚至两毛钱就可以买到一个验证码。
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的背后是一条以“出料方-料商-诈骗团伙”为全流程的黑色产业链。这里的“料”其实就是指个人信息,而像电话、住址、所购商品等快递信息也被称为“快递料”。
“出料方”的来源十分复杂,存在于快递流转的各个节点中。简而言之,任何能接触快递信息的人都可能成为出料方。
为了躲避追查,“料商”则会以隐蔽的方式在社交平台发布快递面单的收购需求,且与“出料方”、“诈骗团伙”在加密通讯工具上进行沟通。
随着国家对此类非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骗子的交易渠道和方式也变得更加隐蔽。
微信提醒,总的来说,预防快递诈骗还是要从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开始。
1、填写快递地址或收件人时,尽量不透露详细的房号、姓别、职业等,或者使用别名,且扔快递单前可划掉个人信息
2、拒绝签来历不明的快递,不轻易点击不明短信链接或扫描不明二维码,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
3、收到理赔、退款等快递信息时,要通过官方电话或官方网站进行核实确认,切勿轻易转账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