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第一个交易日,陷入舆论风暴的海天味业开盘暴跌近8%,然后盘中一路震荡,截止收盘大跌超过9%,市值蒸发350亿元。
此次海天味业舆论事件,起因最初很简单,先是国庆节前有部分视频自媒体自制节目,说海天酱油是“海克斯科技食品”(网络用语,指食品添加了添加剂);又有其他自媒体跟进,称海天味业旗下酱油产品有“双重标准”,在国内销售的产品含有添加剂,在海外销售的产品则不含。
此种言论,其实并非事实。海天味业最近已多次紧急回应,称所有产品合法,都“严格按《食品安全法》生产”,“所有产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及其标识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法规要求”。还特别解释,“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海天公司均有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产品,均销售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剂的产品”。
海天的声明,也得到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公开背书。该行业协会组织明确表示:网络媒体的有关播报,“我们认为与客观事实存在较大出入,这种将国内外市场正常销售的不同等级、不同口味的产品,进行简单对比,有失片面”。
但负面影响终究造成。究其原因,固然有部分自媒体有缺乏自律的一面,靠不严谨、甚至哗众取宠的信息或言论,博取眼球经济,换来网络流量。但对不负责任的网络言论发布和传播行为的追责,往往只能亡羊补牢,即使启动事后追惩,但损失已经造成,对品牌的伤害尤其剧烈。
此外,不利舆情的快速放大,也与海天味业应对失误不无关系。
当这些不了解酱油行业添加剂使用规则的年轻网民,有不解,也有所怀疑甚至批评时,其实是可以理解的。理想的回应方式,是在开放、理解和尊重基础上,做友善的轻松回应。而不该是那种傲慢的、我有官方证明在手、居高临下式的官样答复。当网民的看法进一步民粹化,海天再开始做“非双标化”的解释时,已经来不及了,最佳时机已然失去,接下来去就只能疲于应付、被动挨打了。
真实地说,如果海天味业有公关团队,表现不及格。更大的可能,是没有。这也是多数中国传统制造企业的通常认知,只要把产品做好就够了。客观来看,这也显示了海天味业管理层的认知短板,他们对开放的竞争市场环境下,企业、监管方、公众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共生状况,研究了解不够。
消费者已不再是被动接受、只负责掏钱的“沉默的大多数”。随着大众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媒体的崛起,市场环境早已发生巨变。今天的市值暴跌,是海天味业管理层为认知不足、应对傲慢所必交的学费。
不过这次事件未必就完全是坏事。海天公司短期会承压,但毕竟产品没真正的质量问题,风雨过后,信心和股价应能渐渐恢复。更进一步说,如果海天味业能暨此事件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也许会是一次拥抱公众、开放更新企业文化的好机会。
这一方面,已有十多年前的腾讯巨变为榜样。当时360周鸿祎批评腾讯公司封闭,新闻发布会上腾讯发言人失言流泪,马化腾痛定思痛,将腾讯变成开放平台,向各方合作伙伴敞开,从而赢得新生。
具体的建议,是海天味业公司可以正好借机引入ESG的治理理念。
ESG,即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过去,企业经营更多强调收入、利润等财务性指标。随着时代变迁,新的ESG理念,则更强调进行关注环境、社会和治理的非财务性企业评价,以推动企业从单一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到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
这当然是一个路漫漫其修远兮的长期目标。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会有一个对自己动刀的痛苦转变过程,投入及效果也需要一步步评估。但相信引入ESG治理理念后,公司治理应该变得更开放、包容和有前瞻性,类似的错误将很难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