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日起,《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日前,在北京日报与中国企业评价协会联合主办的“发展新型实体企业,促进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新型实体企业创新研讨会”上,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发布了《新型实体企业评价标准》以及“2022北京新型实体企业100强”,国家电网、京东、京东方位居前三,一同上榜的还有小米、百度、中国电子、北汽、多点DMALL、泰德制药、悦康药业等企业。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广泛运用、多领域融合渗透,促进了实体经济的产业形态发生变化,产生了新的分工模式和更多的产业形态,其中,涌现出一类由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的新型实体企业类别。这类企业既属于实体产业,又服务于实体产业,具备实体性、科技性和生态普惠性,能够起到加速实体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企业社会责任可及性的作用。
会上,数十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就新型实体企业在推进产业数实融合中的路径和价值展开深入讨论。从事能源装备制造的金风科技、医药制造的舒泰神,来自零售流通业的京东和多点DMALL、旅游服务业的中青旅,以及信息服务业的旷视科技、商汤集团等新型实体企业代表,分享了各自领域的实践和经验。
制造业是推进数实融合的主战场
传统制造业是推进数实融合的主阵地。加快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具有更强科技性和创新力的新型实体企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成立于1998年的金风科技,是国内最早从事新能源的企业之一,公司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也始终围绕着清洁能源的开发、装备以及服务等,不断地迭代解决方案。如何才能为客户提供高效率、高可靠性的产品?金风科技在产品中植入了智慧化的算法,也就是把全方位的智能系统植入到每一台风机当中,将风机、应用场景以及云端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技术领域,通过这样的构建,可以使得风机的发电效率提升2%-5%,故障率降低70%。
“我们对于整个风电厂的全生命周期都融入了数字化的整个的解决方案。”金风零碳副总经理王泽介绍道,公司在风电场的规划环节、工程环节、运营环节都植入了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的平台,包括对前端的选址、测风、3D建模,以及后端的无人值守等,通过数字技术可以极大地帮助客户减少设计风电场的时间,从而减少整体的建造成本,提升发电效益。
“我们将自身在整个行业里20多年积淀的关于清洁能源资产方面运行数据,以及在环境数据上的积累,通过生产过程中单个设备到云端进行打通,实现了能源流和信息流的耦合,为客户在发电全价值链中带来了智慧化的基因。”王泽表示。
舒泰神,是一家涵盖从早期探索性药物研究、临床开发到药品生产和商业化全产业链的生物制药企业。对于药企来说,数实融合意味着什么?
在舒泰神副总经理程江红看来,最大的红利在于对技术创新的推动。“如果说一款新药从研发到上市是从0到100的过程,其实很多药企都在重复做从0到10的工作,我们愿意把一些技术和数据开放出来,把我们走过的弯路和经验开放出来,来推进行业共同发展,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只有行业更密切的合作,才能顶住国际医药巨头的压力。”
这种围绕数字技术的合作,不止是横向的,也是全产业链的。程江红介绍,舒泰神目前在医药制造的整个过程中都实现了数字化的管理,比如对研发、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指标监控等。这种数字化的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对于上游制造企业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产品创新,例如,我们旗下专业做女性抗衰营养品的子公司彩晔健康,就在打破传统的制造企业研发模式,正与京东深度合作。因为京东对消费需求有着更深度的洞察,可能比传统制造企业去做线下的消费者调查,更能精准把握消费需求,避开竞争的红海。”
服务业的数实融合新使命
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的核心在于优化产业的成本和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强有力的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创新能力,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服务业自身的运营效率,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实现降本增效和终端消费体验的提升。
旅游业是典型的以人的体验为核心的服务行业。从改革开放初期就成立的中青旅,在过去40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三次数字技术带来的变革:第一次是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流程重塑,通过管理软件和财务软件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第二次则是以互联网为特征的销售方式重塑,一些原本依靠线下门店销售的旅游产品通过线上渠道销量大幅提升;而当前正处于第三次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体验重塑,核心目标是追求产业服务与生活场景相融合。
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协会来自园区投资运营、法律服务、电子信息服务的部分会员单位共同创办成立的北京亦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以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高端园区投资与运营为主要业务。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产业的融合,为客户提供功能规划合理、配套服务设施完善、园区设计科学、空间利用集约的新型产业发展平台,协助地方政府实现项目及产业落地,促进技术聚集、人才聚集、高端产业聚集、行业龙头聚集和地方产业升级,加快地区经济及社会发展。
作为服务行业的另一个重点行业,零售业上游牵着制造业、下游服务着消费需求,只有通过不断优化供应链的成本和效率,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价格和服务。在过去十几年,零售业也被认为是数字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
作为一站式端到端的数字零售SaaS平台,多点DMALL于2019年将数字化零售操作系统DMALL OS在物美超市上线,经物美这一“试验田”验证有效性后,开启了向全国范围以及海外市场的推广落地。截止2022年9月,多点已经服务了包含麦德龙中国、麦德龙欧洲、DFI零售集团、广东7-Eleven、重庆百货、武汉中百等在内的458家客户。“我们的系统来源于超市,提炼于超市,把行业充分融入到最新的技术和系统中,也是真正实现了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去。”多点DMALL市场总经理赵丽妍表示。
相比于交易环节的数字化,零售业面临的新使命是如何将数字技术的效能,服务于上游的设计、生产等环节,提升整个产业链的创新能力、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
过去十多年来,京东与国内几乎所有的家电厂商合作,通过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帮助家电企业降本增效,持续优化产品、价格和服务。同时,京东秉持“三毛五”的商业信仰,主动让利于上游合作伙伴,家电企业的利润率显著提升,用于新品研发、企业创新、员工福利等方面的投入有了坚实保障,京东携手家电伙伴一起构建了良性发展的产业生态。得益于供应链产业链日渐完善,中国逐步发展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基地。虽然家电市场目前受房地产行业及上游原材料涨价等影响,已经进入存量市场,但家电行业大企业健康成长、中小企业充满活力,展现了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态势。
具体而言,在供给端,京东通过C2M反向定制深度参与家电产品的研发设计,帮助制造工厂平均节省75%的产品需求调研时间、缩短67%的新品上市周期。游戏电视、零冷水燃气热水器、自清洁扫地机器人……一大批符合消费者细分需求的家电新品类在京东的洞察下诞生,为家电企业打开了确定性增长空间。
在流通侧,京东不仅把家电的渠道费用率从纯线下的15%以上降低到目前的6%左右,还通过智能物流大幅提升供应链效率,全国94%区县、84%乡镇可实现当日达或次日达。2022年三季度,京东的履约费用率相比6年前下降了2.5个百分点,持续优化行业流通成本。此外,通过智能供应链预测和协同,京东帮助家电企业提升库存周转率、激活现金流。目前,京东家电的库存周转为30-40天,上游账期最短只需40天,而2006年,线下家电行业的库存周转天数是87天,上游账期最高达180天。
在消费端,京东帮助家电企业拓展多层级的消费市场,在广袤的县域开设超1.5万家京东家电专卖店,辐射2.5万个乡镇、60万个行政村,为企业节省了家电下乡的渠道费用,也让农村可以买到和一线城市同样的家电,实现公平消费,更好释放农村家电消费潜能。
新实企业承担起千行百业的“数字底座”
在北京新型实体企业100强中,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数量占到47家;在供应链赋能方面,37家承担起了供应链数字化服务商的角色,发挥出新型基础设施的作用。
作为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商汤集团拥有深厚的学术积累,长期投入于原创技术研究,不断增强全栈式人工智能能力,涵盖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智能内容生成和智能内容增强等关键技术领域,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方案。
在商汤集团文娱产业负责人李星冶看来,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层的建设和发展。2021年被称为“元宇宙元年”,整个行业已进入深水区,商汤集团所构建的整个产业链,既有基础层面的算力和硬件层,也有上层打造的娱乐、办公协作以及智慧城市等实体部分。
同样作为人工智能公司的北京旷视科技,也选择了AIOT的发展方向,把人工智能技术与软硬一体化物联网设备相融合,再将其应用到各种场景当中,从而实现技术与实体企业的应用场景相结合。
这其中,旷视科技围绕供应链物联网所开发的智慧物流产品和方案,主要就是针对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的工厂、仓库和物流中心,通过物流机器人以及智慧物流软件平台,对其进行数智化的升级改造,让工人每天在仓库里少走半程马拉松、少搬数万公斤,在劳动强度和工作效率上都显著改善,同时也能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图:采用旷视AMR机器人的国药广州物流中心)
《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是新型实体企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北京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侯云春认为,企业发展路径“条条大道通罗马”,这些路径都可以通向新型实体企业这个目标,核心是产业的数实融合。对于大量面对数字化升级的实体企业而言,道坚且阻,搞数字化不一定都能成功,但是如果不搞数字化肯定会被淘汰。
在数实融合大潮下,以实体产业为发展根基、以数字技术为创新动能的新型实体企业,也将在机遇和挑战中谋求更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