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消息,进入7月以来,各地陆续出现了高温天气。那么,人类可安全容忍的温度极限是多少?英国一研究团队称,人类存在一个上限临界温度(UCT),可能在40℃—50℃之间。
研究发现,当人们暴露在40℃—50℃之间的环境中时,静息代谢率可能会更高。在50℃和50%湿度下,人们的核心温度平均上升1℃,新陈代谢率与基线相比增加了48%,心率上升了64%。这意味着,环境越热,人的身体越要努力地工作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运转。
专家表示,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很难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散热,只能依赖大量出汗蒸发散热,以调节和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由于大量出汗加上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引起机体代谢及生理状况发生适应性改变。
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引起水和无机盐的丢失,严重的可导致体内水与电解质的紊乱。温度长期过高时,机体会处于高度热应激状态,体温超过39℃,蓄热过量,造成“中暑”。
另外,高温环境对营养代谢的影响很大,从能量代谢看,越热耗能愈多,体温上升引起机体基础代谢率增高,耗氧量加大,热能消耗增加,在30℃~40℃的环境温度中,每增加1℃,增加能量0.5%。高温也增加了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耗,失水和体温增高会引起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加,出汗也引起氮的丢失,容易出现负氮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