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小鹏就和滴滴整了个大新闻。
根据小鹏发布的公告,小鹏要用自己 3.25% 的股份(最高约为 58 亿港币 )收购滴滴的智能汽车业务。
把人家东西揽过来后,小鹏将在原有项目基础上开发出一款售价 15 万左右的 A 级电车,项目代号 “ MONA ” 。
然后,小鹏会把看家本领包括扶摇架构、XNGP 智驾系统这些,都放到 MONA 里头。
MONA 预计 2024 年量产,由两家公司合作在 B 端、C 端都开卖,B 端自然是作为滴滴的网约车运营,C 端还没确定销售渠道。
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个新车不会用小鹏现有 logo ,而是要变成小鹏的第二品牌。姑且称之为小鹏青春版吧。
很合理,至少小鹏车主可以放宽心,你们的车没有被拿来当网约车。
想想蔚来搞了那么久的第二品牌阿尔卑斯还有第三品牌萤火虫,到现在也没啥实质消息,这下好了,小鹏已经捷足先登!
不过,前面说的小鹏和滴滴这些合作是建立在双方对赌协议上的:新车型要量产,并且在滴滴平台连续两年每年交付 10 万辆;如果连续两年每年都达到 18 万辆,滴滴对小鹏的持股还能增加到 5% 。
也就是说,这笔交易,小鹏保底已经拿到 20 万辆订单了。
其实整个合作捋下来很简单,说白了就是:滴滴自己造车造到一半不想造了,然后小鹏出手给它盘了下来,现在车子由小鹏来造,滴滴在其他方面继续支持。
造车这件事,滴滴算是在兜了一大圈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早到 2018 年,滴滴就找过理想合作造车,两家成立了新公司,准备大干一场。但隔年,理想拿到了美团的战略投资,而因为美团也在做出行业务,所以理想只好放弃和滴滴的合作。
那会儿,滴滴也在和比亚迪眉来眼去。在 2020 年,两家还把车子给造出来。这款挂着 BYD 标的网约车 D1,可能大家也打到过,它是滴滴第一款专为网约车定制的车型。
不过, D1 并没能走量,第一年卖了 1 万多台,第二年就跌到不到 1 千台。这之后,滴滴和比亚迪的合作也没了下文。
后来,滴滴干脆自己干了,这其中,我猜测有两个原因。
首先,在和车企合作中,滴滴有些被动。曾有媒体报道,D1“ 整车平台和制造都是比亚迪的,滴滴在供应链上话语权很少 ” 。
另外,车企们当时纷纷下场布局网约车业务。长安、一汽、东风、吉利、上汽这些大厂推出了 T3 出行、曹操出行、享道出行等打车平台,就连比亚迪也有要做网约车的意思。
2021 年 5 月,比亚迪获得多项 “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 ” 行政许可。
看着这些人都来抢自己饭碗,那它也不能坐以待毙,也去造个车呗。于是乎,便有了滴滴造车的达芬奇项目。
在 2021 年 3 月,有爆料说达芬奇团队规模已经达到 1700 人,并且滴滴将在 2023 年中公布造车计划。
结果,达芬奇传着传着,现在整个团队即将纳入小鹏麾下。
要说滴滴为啥不造车了,脖子哥觉得,造车资质肯定是第一难题。
以前,滴滴还能找有资质的厂来代工造车,奇瑞、海马、国机汽车都被曝过要给滴滴代工。但后来,代工这条路被堵住了,新政策要求代工双方都需要造车资质。
你看,就连百度都没法搞不定资质,只能把原先的集度汽车变成了吉利旗下的极越汽车。
而今年汽车圈这波停不下来的价格战,更是让滴滴直接劝退。
造车极其烧钱不说,利润还越来越低。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 1-7 月汽车行业利润率是 4.9%,而过去五年,利润率最低的一年也有 5.7% 。
滴滴可能是看了隔壁准备花 100000000000 元的雷军,觉得不如放弃。恰好,小鹏是个非常合适的合作伙伴。
对网约车市场,小鹏可以说觊觎很久了。在 2019 年,小鹏上线了 “ 有鹏出行 ” 平台,试水网约车业务。
小鹏的第一款车 G3 ,正是有了网约车订单拉动销量,才得以实现月销破万。
而关于它的另一款十几万的车型 P5,民间说法是这车一开始本来是为网约车设计的,只是因为出行业务没做起来,才加了激光雷达变成 C 端产品。
这个说法真实性脖子哥无从考据,但有一说一,P5 长得是有那么点像网约车。。。
不过咱也不用纠结这个了,今天的消息,已经实锤小鹏要重新造网约车。
当然,小鹏也不是突然脑袋发热就决定的。在媒体沟通会上,何小鹏解释了他们的想法,我认为也是促使小鹏这次出手的核心因素:
两年前我提过,因为成本,没有车企能够在 15 万元级别推出有竞争力的全自动驾驶汽车,但现在我们致力于技术创新和全流程降本,我现在的观点改变了。
我明确看到了清晰的可实现的路径和时间表,这让我们充满信心在主流的 15 万级别的纯电动汽车上推出全自动驾驶汽车,推动智能化普及。
一直以来,智驾都是小鹏最大的标签。小鹏打造的 XNGP ,毫无疑问是中国智驾第一梯队的水平。
现在,小鹏要在 15 万级别车上引入并且标配 XNGP ,把智驾作为这个价格车型的主要卖点。
仔细想想也没毛病,网约车司机每天十几个小时都在抡方向盘,他们其实才是最需要智驾来减轻驾驶负担的人群。
而依靠 B 端的规模效应和采集的大量真实数据,小鹏可以进一步压低成本,并且促进智驾系统迭代,把它推广到普通的十几万车型上。
当然,其他车企也打算这么干。
特斯拉在墨西哥新工厂要做的新车,就是一款定位于 10 余万人民币价位的车型( 有可能叫 Model 2 ),这款车也会和其他车型用同一套智驾系统。
比亚迪也加入到智驾研发大军里,根据《 晚点 AUTO 》报道,比亚迪计划先从 20 万级别的新产品海狮开始,通过自研,逐步把智驾普及到更便宜的车型上。
还有大疆车载团队做出的智驾系统,已经在宝骏的 10 万元车上量产。
何小鹏是不是画饼咱先不评价,但这个出发点肯定是不错的。
再说了,对赌协议里滴滴平台至少会给小鹏提供连续两年一年 10 万辆订单。有人兜底,这活儿换谁都乐意吧。
而在脖子哥看来,小鹏的这波操作,可能意味着大众对智驾系统认知转变的临界点快要来了。之前,任凭厂商们如何吹嘘 NOA,大家只会觉得与我无关,买车的时候也坚决不上 Max 版本。
其实不是不喜欢,而是嫌太贵。大家没法接受花 4、5 万的价格去额外买一套智驾系统。
但从今年发售的车型来看,智驾系统的成本已经在下降。小鹏 G6 搭载 XNGP 的 Max 车型只比普通版本贵了 2 万,小鹏高管之前透露过,G6 订单里 Max 占比超过了 70% 。
而如果这个成本还能继续压缩,十几万车就给你一套完整的智驾系统。我想智驾走入千万家的那天,可能比我们想象都要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