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本文图片含有蛔虫,或引起生理不适,请谨慎观看。
一位生活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妇女,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大脑里长出蛔虫的人!
震惊她自己的同时,也震惊了整个医学界。
2021 年 1 月,在经历了三周的腹痛和腹泻,以及随后出现的持续干咳、发烧和盗汗后,她(暂且称她为 S 女士)被家人紧急送往当地医院。脑部的扫描显示,S 女士的大脑右额叶内存在非典型病变,但医生并不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以为只是罕见的肺部感染,开了一些对症的药。
直到 2022 年,S 女士发现自己开始变得非常健忘,抑郁症也在不断恶化。她终于下定决心不在地方医院看病,而是转诊到位于澳大利亚首都的堪培拉医院。
澳大利亚首都的堪培拉医院。图片来源:Wiki
按照惯例,医生给 S 女士做了大脑核磁共振扫描,结果显示异常,需要手术。在多名医生的帮助下,神经外科医生从 S 女士的大脑中取出了一条长达 8 厘米的浅红色蛔虫,甚至还在蠕动。
传染科医生桑贾亚·塞纳纳亚克(Sanjaya Senanayake)说: “对于经常处理大脑感染的神经外科医生来说,手术已是家常便饭了,以往他们碰到感染的都是细菌病毒之类的。但这一次,他们却在人类的大脑中发现了一条会蠕动的蛔虫,这也太可怕了,整个职业生涯中估计也就这一次了。”
蛔虫:没想到吧!我还能钻到你的脑子里面!图片来源:Canberra Health Services
这一令人惊讶的发现促使医院许多科室的医生迅速聚集在一起,讨论这是什么蛔虫,以及进一步的治疗计划。
一开始,他们只是查阅教科书,查找可能导致神经系统侵袭和疾病的所有不同类型的蛔虫,然而这样大海捞针似的搜索毫无结果,医生只能向外部专家寻求帮助。
塞纳纳亚克说:“堪培拉是一个小地方,所以我们将仍然活着的蛔虫直接送到了一位对寄生虫非常有经验的专家手里,他是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一名研究员。当时,他看到这条蛔虫后也非常震惊,不敢相信这是从人类大脑中取出来的。”
澳大利亚罗伯特氏虫的多发地区。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罗伯特氏蛔虫(Ophidascaris robertsi)是一种常寄生于地毯蟒蛇(Morelia spilota)体内的蛔虫,常见于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通常情况下,蛔虫的幼虫寄生在小型哺乳动物和有袋类动物的身上。这些被寄生的动物被蟒蛇吃掉,蛔虫会在蛇体内完成整个生命周期。
罗伯特氏蛔虫在地毯蟒身上很常见,通常生活在蟒蛇的食道和胃部,并在宿主的粪便中产卵。堪培拉医院的这名患者,是世界上首例在人体中发现这种寄生虫的病例。那么,它是怎么钻到人的大脑里的呢?
A)通过液体衰减反转恢复获得的患者大脑磁共振图像,显示右额叶病变增强 B)从患者右额叶取出活的罗伯特氏蛔虫第三阶段幼虫 C)立体显微镜下(原始放大倍数×10)的罗伯特氏蛔虫第三阶段幼虫。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塞纳纳亚克分析认为,这名妇女居住在地毯蟒栖息地附近,尽管没有直接接触蟒蛇,但她经常采集当地的野菜为食。这些植物恰好被地毯蟒的粪便所污染,蛇粪中含有大量的罗伯特氏蛔虫卵。
患者接触了这些植物并将虫卵转移到食物或厨房用具上,进而转移到食物上,亦或者是吃了含有虫卵的蔬菜,从而感染了寄生虫。S 女士所经历的各种症状都是因为寄生虫卵和幼虫从肠道逐渐迁移,通过各种其他器官,到达大脑所致。
该患者接下来需要接受可能侵入她身体其他部位(例如肝脏、肺部)的幼虫治疗。但鉴于之前从来没有患者的大脑钻进寄生虫过,对其大脑进行治疗需要小心谨慎。例如,一些药物可能会在幼虫死亡时引发炎症,造成大脑伤害。
罗伯特氏蛔虫的大宿主。图片来源:wiki
研究人员说,这一案例显示了疾病和感染从动物传染给人类的危险增加。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人类新发现或新出现的传染病中约75%是人畜共患病。这和人口激增,我们越来越接近并侵犯动物栖息地脱不了干系。
传染病医生彼得·科利尼翁教授表示,一些人畜共患疾病病例如果罕见到连医生都不知道要在人体中寻找什么,就可能永远无法诊断出来。
小时候的恐怖幻想居然真的会变成现实啊......
参考资料
[1]https://bie.ala.org.au/species/https://biodiversity.org.au/afd/taxa/f32becff-d994-4673-803b-1d58cce32130
[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7610238/
[3]https://bvajournal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36/vetreccr-2019-000821
[4] https://www.theguardian.com/australia-news/2023/aug/28/live-worm-living-womans-brain-australia-depression-forgetfulness
策划制作
来源 | 把科学带回家(id:steamforkids)
作者 | 阿娴 《万物》杂志编辑
审校|Skin 《万物》杂志编辑
责编 | 杨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