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敏今年五十九岁了,过去三年间,她始终在旅行。
关于她不幸的婚姻以及从家庭中出逃的故事,早已传遍了中文互联网世界的角角落落。
在传统认知中,一名年过半百的女性,独自出行,选择不再“逆来顺受”,本就是一件让人感到惊诧的举动。在生活的种种不幸面前,认命和顺从,对苏敏这样年纪的女性来说,似乎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因此,反叛的苏敏成了一个图腾。有人视苏敏为“英雄”,认为她代表了女性独立自主的一面。不过在苏敏自己眼中,她只是一个普通女人,也无意拔高,这场“出逃”是为了逃避一潭死水的婚姻,更是为了找寻到自我。
一千多个日夜里,苏敏漂泊于一座又一座城市之间,她渐渐走出了过往的阴霾,重拾起了对生活的热爱。
更重要的是,她想用自己的经历来证明:一个妇女临近花甲之年,依然对生活具有选择权。
成为苏敏
2023年11月10日,河北廊坊。苏敏成功考到了C6驾照。
从过程上看,考试略显波折:第一次考试以失败告终,第二次才得以通过。
不过这倒也不算太出乎苏敏的预料。只有短短一天的练习时间,紧接着就开始考试,这样的时间安排对一个五十九岁的女人来说,显然有些过于急促和短暂。幸而结果没有让她失望。
通过考试后,苏敏十分兴奋,她开始畅想起未来,“以后在路上,要是开够了房车,说不定有朝一日也可以换个拖挂车试试。”说着说着,那张圆圆的脸蛋上,就露出了标志性的和蔼笑容。
从这个笑容里,不难发现苏敏现在的状态——尽管年近花甲,她对生活的热爱却日趋强烈,她会乐观地看待生活中所面临的种种曲折,也会毫不犹豫地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尝试各种新鲜事物。
而这些似乎与“出逃”前的那个苏敏相距甚远。
关于苏敏几年前的那场“出逃”,在中文互联网的世界里,已经被探讨过太多次了。无论你是否记得她的名字与相貌,一定或多或少都曾听闻过她的事迹。
那是一个每天生活在悲观里、被不幸所包围的女人的故事:工作第九年,就职的化肥厂倒闭,年纪轻轻的她成为了家庭主妇;她尽职尽责地扮演起了贤妻良母的角色,却躲不过丈夫的质疑,常常被克扣生活费,冷暴力和打压尊严更是家常便饭;后来终于不堪忍受出去工作,她干过工地,扫过马路,也送过报纸,换来的只是更加严格的AA制生活——夫妻之间明算账,丈夫彻底不再提供给她一分钱,就算只是用了一次丈夫的ETC,事后也必须把钱补上。再后来,她患上了抑郁症,自残过,也曾自杀过。
日子没滋没味,婚姻变成了一潭死水,每天困在一成不变的生活里,这是苏敏五十六岁以前的全部生活写照。在生活的角角落落里,这样的故事触手可及,很容易就能够在身边发现一个又一个苏敏的影子。她们卑微如尘,日日看着丈夫的眼色,默默且小心翼翼的活着,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家庭主妇。
苏敏的走红在于她做出的那个“出格”的举动。2020年9月4日,五十六岁的她驾着厢车,揣上2000块钱和抗抑郁症药物,带着帐篷从婚姻和家庭中“逃走了”。至于到底逃去哪,其实苏敏的心中并没有一个十分确定的答案;不过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离开”这件事本身。
年过半百,忽然要去寻找向往的人生,在保守的观念下,这样的举动看似和年纪并不相符,只会让人感觉到离经叛道。
冷嘲热讽不出所料的随之而来,首当其冲的就是丈夫。他依旧不屑一顾,说苏敏肯定吃不了苦,过不了多久自己就会跑回来。而更加戏剧性的是,在苏敏出发的那一天,他压根连道别的打算也没有,一如寻常的早早跑出门打乒乓球去了。陪伴着苏敏的只有女儿,送她上车,看她坐上驾驶座,彼此道别,最后挥了挥手。
车钥匙轻轻扭动,引擎发出了沉闷的轰鸣,犹如悠长的号角,让故事从这个时刻起开始缓缓朝着不同的方向启动向前。
一位中年女性勇敢出逃的故事被广为流传。
五十六岁这年,苏敏才真正成为了苏敏。
有人这样评价苏敏“出逃”的开端,说她那一瞬间代表了女性的独立和勇敢。但苏敏却说当时的自己并没想那么多,也从未想拔高什么,对于自己的离开,她说,“那时心中只有兴奋,以及一种格外快乐的感觉。”
在苏敏拍摄的视频里,很容易就能找到她所说的这种感觉。
在最开始的那些画面里,苏敏面对镜头略显生涩,尤其介绍起自己时,时而低头,时而目光游离在镜头之外,强烈的不自信溢出了屏幕。不过,不难发现的是,她的嘴角始终都是上扬的。
她很爱笑,也很爱穿艳红色的衣服,后来也渐渐也开始抹口红,描一描眉,尽管镜头里的景色仅仅是一片三角梅,或者只是清晨的一片无序的鸟鸣。
很难说清让苏敏快乐的到底是那些未知和好奇,还是骤然的变化的环境。唯一能确定的是,她很爱这样的生活,“不用再迁就其他人,想做什么事就能做什么事。”
从五十六岁到五十九岁,三年时间,十六万公里的旅途,不变的是,苏敏依旧喜欢鲜艳的红。但现在的她,更喜欢咧着嘴大笑了,眼睛眯成了两道月牙,露出牙齿笑得无所顾忌,笑得格外灿烂。
此时,旅途俨然已经不再是一场对于过去的逃离了,而变成了生活本身。而比起大众为她贴的诸多标签,她更想展现的是,一个女性无论年纪几何,依然可以从头再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二、旅行的意义
关于苏敏的这场旅途,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件事: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所谓问题并非全部凭空出现,有一些从开始之初就已经有所预料了。最实际的问题便是关于旅途中那些最基础的部分——如何一个人开车,如何一个人搭帐篷,以及如何一个人在野外过夜,这些全部是未曾有过的尝试。
因此起初的行程十分缓慢——她一天行驶两百公里,只按照网络上查找来的旅途攻略,缓慢地从一个露营点赶往另一个露营点,这样就可以预留出大量的时间来观察环境,并解决掉帐篷的问题。从这样的行程安排上不难窥见到生活给苏敏留下的一些印记:小心翼翼且顾虑重重。
不过饶是如此,攻略上轻描淡写的文字与亲身经历也是截然不同的。女儿担心她一个五十几岁的妇女,独自居住在外,在路上会遇到危险要怎么办?这样的念头在苏敏脑中当然也有过,但只是一闪而过。她自嘲道,“脑回路和别人不一样,什么也顾不上。光想着出来之后的美好生活。”
很快,她就发现搭帐篷其实算不上多么困难的事情,虽然一开始手忙脚乱,要花费将近一个小时,不过熟能生巧,多摆弄摆弄几次也就习惯了。同样的,野外过夜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挑战。
尽管远离了家人,也远离了喧嚣,静悄悄的黑暗多少让人感到一丝提心吊胆,但苏敏很惊讶地发现,真正上路后,与自己目的相同的的旅者一点也不少。她说:“要不是走出来,简直不敢相信有这么多人和你怀着一样的念头。”
既然大家都这样居住,那自己也能这样居住;既然大家都平平安安,那自己当然也用不着过多顾虑。她如是想着,过夜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五十岁那年,苏敏因为工作的原因考取了驾照,等到离开家时,已经有了整整六年驾龄,称不上老司机,正常开车也难不住她。但这并不意味着旅途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最困难的经历来自于219公路上。原本要奔向西藏,结果一枚石头砸破了车胎,她被迫抛锚在了半路。换车胎是个力气活,她拿出千斤顶,蹲在路边尝试了数次,奈何车胎始终纹丝不动。前方城镇还很遥远,指望修理厂帮忙是不可能了,关键时候,三名路过的湖南小伙子伸出了援手。
三下五除二,问题解决得十分顺利,但解决的又不仅限于这一个问题。在三年的旅途里,苏敏有许多这样的瞬间,或发生在自己身上,或发生在别人身上,别人帮助过她,她也帮助过别人。这些瞬间都让她渐渐开始意识到,哪怕只是陌生人,彼此之间也存在着莫大的善意,生活并非如同她的婚姻那般处处透着凄凉的感觉。
心房被这样被这些微小的瞬间一点点打开了,旅途渐渐成为了让人心情愉悦的日常。她总是节奏很悠然,这里停下两天,那里停下两天,有时候一天什么也不做,只和陌生人聊聊天。偶尔,她也会暂时与别人结伴,加入一个车队,几十个陌生人一起前行。到了一个目的地,再寻找下一个目的地。
不过,这里面就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开销怎么办。
衣食住行都在路上,无论怎样节约,对于退休金只有两千三的苏敏来说,费用仍是难以承受的。丈夫肯定指望不上,她又不想麻烦女儿,后来听说了做短视频可以带来收入,她决定拿起手机记录自己在路上的日子。
于是,快手上的“50岁阿姨自驾游”应运而生。
客观来讲,苏敏的这个想法谈不上有多少创意性。在快手平台上,旅行的创作者很多,苏敏之所以能够成名,更多的还是源自其自身的话题性。许多人关注她的视频,并不在于她身后的风景,而在于风景中的她。大家喜欢看她在旅途中越来越乐观的状态,听她聊路上发生的经历,哪怕只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这些事情慢慢填满了每一天的空闲,不仅仅带来了收入,忙碌的感觉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着旅途上的孤单感。
有人这样写道:“我也想成为阿姨一样独立的人,我想等我老了可能也会像你一样一个人去旅行,这是一件很了不起、很烂漫的事。”
大家也都能从视频中看出来,苏敏的状态正不知不觉间朝着好的方向变化着,她自己也清楚,“以前看事情总是只想到悲观的一面,现在正相反,只去想积极的层面。”她也开始做起了直播,尝试带货,这部分收入也带给了她自由启程的资本和底气。
但她的尝试又不止于此。旅途间隙,她照着网上教程自学剪辑,自学拍摄技巧;媒体采访时,她抓住机会委托记者教会自己如何操作无人机。她还在海南试过冲浪,伏在冲浪板上,划过波涛,最后“海水很咸,也很快乐”;在通过直播还完房车贷款后,她又决定去考取C6驾照,至于原因,苏敏说万一以后没准会用得到,谁知道呢。
强烈的好奇心一方面来源于她对未知事物的新鲜感。另一方面,也有过去那些不幸的影响,“年轻时好像求不到人帮我,一切只能靠我自己努力去解决。现在我就想掌握所有的东西,再也不求人了。”
很难讲哪一方面的理由更占据上风。不过毋庸置疑的,是苏敏的态度,她说:“老去的标志就在于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认为自己什么也学不动。只要愿意接触新鲜事物,还愿意去学习,心理上就永远年轻。”
三、家的定义
离家三年,苏敏的短视频也陆续更新了三年。地点不断变化,但网友的盛情问候始终跟随。有的粉丝会主动选择和她结成旅伴,这时常发生;也有人招待她去家中居住,对待她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姐姐,热情得让她颇为不好意思。
而让她印象最为深刻的经历有两件。一次发生在贵州。那时候因为手臂拉伤,直播时苏敏流露出了想去瞧一瞧医生的念头,未曾想有人听说后,径直驱车来到了停车场。她被领着去医院做了检查,后来又被招待一顿地道的六盘水酸汤鱼。
还有一次发生在云南永仁,一名当地人认出了她,执意要带她去品尝当地的杀猪宴,然后领着她来到少数民族聚集村,参加了一场少数民族的赶集。
苏敏说,这些经历让她感觉到很温暖。而这种温暖的感觉,在从前那个“家”里她是鲜有体会的。
因此在四海为家的日子中,有关于“家”的理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前那个“家”的形象正在她的心中渐渐消解,取而代之,是一辆白色房车。
这辆房车是在2021年底买的,那时苏敏已经在外生活一年多了。女儿担心她的安全,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加之苏敏做短视频获得的部分收入,终于凑够了一辆房车的首付。
苏敏说:“我感觉自己成了一名富翁。”毕竟,在过去五十几年的人生里,房子属于老公,车子属于女儿,只有拿到房车的这一刻,她才终于有了归属于自己名下的唯一财产。
也正是从那天起,苏敏的吃住都在这辆车上了。虽然车子内部并不宽敞,但也能满足生活上的所有需求,更重要的是这辆车属于她,也只属于她。她在这里可以自由自在,“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感觉这里就是我的家。”
但关于从前的那个“家”,依然需要一个“了断”。
这也是旅途中的苏敏思考的最艰难的一个问题,答案其实一直都很清楚:离婚。
如何写出这个答案,取决于苏敏自己的态度。在之前的报道中,苏敏对于离婚的态度似乎并不坚决,哪怕经历了几十年的窒息生活,她内心深处依然对于丈夫抱有期望。这份期待来自于苏敏传统的一面,她坦言,还是希望可以和丈夫心平气和地谈一谈,最好丈夫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然而实际和设想相距甚远。在现实世界里,丈夫依旧对苏敏不闻不问,就算她的事迹已经传遍了互联网,他仍旧闷闷过着自己的日子,网络上的议论纷纷并不能推动他向前半步。
可苏敏却已经走得太远了,她无法一直等待,也无法一直逃避下去。“你逃避得了一时,但最后还是要去面对,想出一个解决办法。”苏敏这样解释自己下定决心离婚的原因。
2022年9月份,苏敏离婚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互联网,随之而来的是众多媒体争相报道。在那些报道里,她的形象总是和“独立女性”这样的字眼紧紧相关。但在苏敏看来,“独立”更多的是关于思想层面,并不代表一个女性要独立于家人之外。她始终骄傲于那些属于自己的传统身份,比如“外婆”,比如“母亲”。她说:“孩子依靠我,我也依靠孩子。我们互相取暖,互相依靠。”
而这样的想法在旅行这件事情上也同样有所体现——她坚持一定要等待双胞胎上了幼儿园才开始行程,因为在她眼中,帮助女儿带孩子本就是母亲责任的一部分;她也希望自己可以通过互联网能够多赚一些钱,理由是“能够养活自己,不给子女找麻烦,让他们过好自己的生活。”
甚至于在“离婚”这件事情上,传统观念同样左右着苏敏。有人建议她直接去法庭解决,她却想采用一种更温和的方式,哪怕要耗费不知道多长时间,原因无他,“他是女儿的爸爸,有孩子在中间做纽带,我希望可以好聚好散,最后不在一起了,也同样可以是朋友。”
由此看来,苏敏更像是一个充满了矛盾性的榜样。一方面她并没有逃离开传统思想上的束缚,可另一方面她又在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脱离开了命运的固有轨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不过就算在那些按部就班的日子里,人也可以去追寻自己的梦,至少要明白自己到底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尤其我们这些半截入土的人,更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在廊坊短暂停留并取得C6驾照后,苏敏又继续开始了自己的旅途。在她的计划清单上,还有许多的地方要去造访,比如山西、比如福建,她也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去台湾旅行;心心念着的事情还包括潜水和滑翔伞,尽管明年她就要年满六十周岁。
在苏敏的计划里,六十岁才不是尽头,她还要继续这样旅行,至少四五年,也或许要更长久一些。
因为总有更美风景在前方,使她不得不踩下油门,顾不上回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