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NAS如此简单!联想个人云存储T2s评测:开箱即用的存储利器
  • 祥云
  • 2023年11月21日 09:15
  • 0

三、手机体验:随时备份保证数据安全 相册AI智能分类查找更方便

搭建NAS如此简单!联想个人云存储T2s评测:开箱即用的存储利器

——首次连接

传统上NAS只能在电脑端操作,在这个移动时代查看、传输资料自然不够方便,因此搭配一款优秀的APP、同时支持各个平台是必不可少的。

在这一点上,联想个人云存储T2s支持Windows、macOS、Android(包括Android TV设备)、iOS多个系统,相当全面,可以让随时随地很轻松接入到NAS。

搭建NAS如此简单!联想个人云存储T2s评测:开箱即用的存储利器

连接方式与上一代没有区别,首次使用需要配合APP连接联想个人云T2s,这个过程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

APP成功连接上联想个人云T2s后,会询问用户硬盘配置选择,只需在RAID 1和Large这两种模式选择即可。

RAID 1模式简单来说同一份文件在不同硬盘里各放一份,即便其中一个硬盘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数据,在安全性上相当有保证,缺点就是可用容量会偏低。

Large模式则是,将多个硬盘变成一个硬盘,容量为几个硬盘容量之和,此模式下可以获得最大的硬盘空间,但缺点是当其中一个硬盘出现问题,会导致数据都无法读取。

搭建NAS如此简单!联想个人云存储T2s评测:开箱即用的存储利器

硬盘初始化完成后,会进入主界面,可以看到非常丰富的功能,提供了网盘下载、备份、转码等多个工具。

还有用于局域网分享文件的Samba协议、局域网内播放视频的DLNA协议、用于MacOS备份的TimeMachine,可为用户提供足够全面的体验,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备份、相册自动识别

搭建NAS如此简单!联想个人云存储T2s评测:开箱即用的存储利器

手机里最重要的当然是相册和微信等聊天记录,联想个人云T2s可以对其自动进行备份,默认在Wi-Fi状态才会执行,不许担心手机流量超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Android权限的问题,无法直接备份聊天记录,但可备份微信下载到本地的文档、视频这类文件,比如你在家族群里收到的精彩一刻视频,或者客户发来的报价表、文档等文件,在备份后,都可以直接查看,无需担心卸载微信、换机后导致这些文件丢失。

当然,如果你是不差流量的用户,也可以手动开启使用手机流量备份,当手机丢失/故障时,数据也能随时可找回,并且数据不上传共有云,隐私也相当有保证。

搭建NAS如此简单!联想个人云存储T2s评测:开箱即用的存储利器

如果使用的用户或者设备多了,上传的数据难免有重复的,联想个人云T2s支持所有类型的文件查重去重,包括不限于图片、视频、音频、文档、压缩包等。

原理就是通过SHA1哈希值算法,即便名称不同但内容重复的文件,也能精准被识别,有效减少空间的无效占用。

搭建NAS如此简单!联想个人云存储T2s评测:开箱即用的存储利器

联想个人云T2s还支持自动匹配相似人脸分类,能够识别出快乐/悲伤/惊奇/愤怒/平淡等脸部情绪,还有风景、动物、建筑物、音乐仪器、电子设备这些类目也可以做到精准识别,还可以定位到照片的省级地理位置。

这些都得益于搭载的联想个人云T2s处理器加入了NPU,通过AI算法和强大算力,能够在上千数万张照片中,让用户更直观找到自己想要的照片。

在有效提升体验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CPU、内存硬件的负荷,让联想个人云T2s的硬件时刻在健康状态下运行。

——下载和影音体验

搭建NAS如此简单!联想个人云存储T2s评测:开箱即用的存储利器

下载这方面,联想个人云T2s提供了非常丰富的选项,可通过迅雷、网盘等多种方式下载,很轻松就可以将网络上的文件下载到本地。

下载体积较大的文件时,也无需守在设备前,让它在后台挂着就可以了,不用担心待机或者做其它事情导致下载失败。

搭建NAS如此简单!联想个人云存储T2s评测:开箱即用的存储利器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下载了电影、电视剧,联想个人云T2s可以自动匹配海报、影片信息,让选片、播放更加直观,不用思考文件放在什么地方,大幅度提升了观影体验。

你观看过的记录它都能直观给你展现出来,即便在不同的设备、不同地点,它都可以接着上次暂停处,继续无缝观看,就相当于把影视库随身携带,给你带来非常方便的观影体验。

如果你觉得网络不好,或者下错了设备不支持视频格式,那么离线转码也非常值得尝试,1GB的文件转换成480P,大约需要5分钟左右就完成了,还是非常迅速的,无需再次花费时间下载新的片源,稍等一下就可以看了,这处细节非常值得肯定。

搭建NAS如此简单!联想个人云存储T2s评测:开箱即用的存储利器

我们也同时测试了手机这类设备的无线传输速率,在千兆内网下,下载7GB的文件,速度可以维持在30MB/s,大约需要4分钟就可以完成了。

当然,这个速度受限于设备、网络、硬盘等多个因素,但一般情况下已经可以满足大多家庭用户的日常文件传输需求。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此文章为快科技原创文章,快科技网站保留文章图片及文字内容版权,如需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