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联合长安、赛力斯、江淮、北汽,组成“华系造车军团”;蔚来牵手长安、吉利,发力换电;宝马奔驰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运营超级充电网络……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波涛汹涌,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向上,再创新高是大势所趋。在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688万辆的基础上,2023年可能突破850万辆,轿车、SUV、MPV等细分市场均呈两位数增长。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竞争愈发激烈,传统品牌转型与新兴品牌发力,形成开放竞争的“双螺旋”驱动,进而逐渐从资格赛进入淘汰赛,将对现有的格局进行重塑。
智电车讯认为,当产品和市场碰撞愈加激烈,“竞争”将转向“竞合”,形成“抱团取暖”的新格局。因此,华为、蔚来、宝马奔驰都动作频频,谋取下阶段竞争优势。
首先来看华为。
汽车,承载着华为的增长期待。对于坚持不造车的华为来说,如何迅速扩大自己的朋友圈,是华为在汽车战场破局的关键。除了为车企供应零部件外,华为还有HI(Huawei Inside)模式以及智选车模式。
目前,华为智选车模式升级为“鸿蒙智行”业务,为合作伙伴如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等车企提供品牌、渠道、零售、营销经验等。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华为接下来要平衡好各家车企之间的竞合关系。
再来看蔚来。
有一说一,蔚来汽车是一家争议颇多的新势力车企。对行业而言,蔚来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对用户而言,蔚来提供超越期待的全程愉悦体验;对员工而言,抛开11月的裁员不谈,还是很不错的。
不得不说,蔚来投入巨大,特别是换电站,使其长期处于巨额亏损状态。在“上面”的撮合下,长安、吉林以及其他车企或将加入换电队伍,算是阶段性走出泥潭。取得独立造车资质后,希望蔚来的发展越来越好!
最后来看宝马奔驰的合作。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巨大,为了市场份额,奔驰和宝马选择走在一起。在华共建充电网络,有利于降低投资成本、服务更多的用户。不过,奥迪还未加入这一合作,可能加入大众主导的开迈斯充电网络。
从销量来看,目前宝马奔驰奥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占比都非常偏低,电动化转型之路仍充满挑战。在“油电双行”策略下,中国消费者是否能像喜爱BBA的燃油车一样,接受其电动化车型,是一大挑战。
编后语
从移动工具发展成为智能终端,传统车企与新势力车企、中国汽车品牌与外国汽车品牌的“双螺旋”驱动,将重新定义高端、塑造格局,未来变化越来越大。智电车讯认为,越是非常时期,越考验企业家能力和体系能力,越是进位冲刺的好时机。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谋定后动,奋进2024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