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冠羞避:为什么树冠之间会彼此保持距离
  • 怪罗
  • 2024年01月14日 20:27
  • 0

人类的心理非常复杂,作为社会性物种,我们一方面希望能够更多地与人接触,另一方面又很想独处,因为更多地接触也会带来一些复杂的心理压力。

不管保持社交距离对心理健康是否有什么关键影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可以有效避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所以,现在许多人都推崇人与人相处最好要保持一定社交距离。

树冠羞避:为什么树冠之间会彼此保持距离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一些树木也会这么做,它们的树冠彼此不接触。

这种不接触行为从森林上往下看并不明显,但是当你在森林的地面向上看时,就会变得非常明显。树冠之间就像是一幅分开的拼图一样存在间隙,彼此不靠近。

这种现象被称为树冠羞避,但并不是所有植物都被观察到树冠羞避现象,其中森林中的较高大乔木相对常见,也更容易观察到,当然低矮的灌木也有这种现象。

树冠羞避通常出现在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但在世界范围内确实有许多树都被观察这种现象,这是趋同进化的结果。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树木而言,它们会在两种或者更多种树之间彼此表现出树冠羞避,这种情况是相对难以理解的,你很难想象不同树种间是“羞避”,而不是相互竞争或相互压制。

树冠羞避:为什么树冠之间会彼此保持距离 从森林上方往下看通常看不到树冠羞避  jack-sooksan /Shutterstock

为什么会树冠羞避?

在最近的几十年里,人们一直试图弄明白植物之间为什么会表现出树冠羞避,但直到今天,科学家们的意见还没有达成统一。

目前有一个相对主流的解释,那就是这些间隙可能是由于风吹动树冠并造成树木之间的磨损而形成的。

桉树是澳大利亚最常见的树木,该国大约四分之三的森林是桉树林,而许多桉树都存在树冠羞避现象。

1955年的时候,有科学家对澳大利亚东北部的桉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那里的强风经常导致树木之间彼此接触,磨损导致树木敏感的生长尖端死亡,从而导致间距出现并增大,这是树冠羞避现象的第一次科学解释。

美洲一种被称为黑皮红树的树木也有非常明显的树冠羞避现象,1984年的时候,有科学团队对这种树木的羞避现象进行了研究。

他们随机挑选了22对(两两一组)高度相似的树,进行了观察和数据登记。

他们发现,树冠羞避间隙边缘通常有折断的树枝和更少的叶子。

同时还发现,在平静的条件下,树冠羞避就会几乎消失——树枝之间会像松散的拼图一样彼此相互接触。

树冠羞避:为什么树冠之间会彼此保持距离

这项研究的结果似乎完全支持了,与其他树木相互作用造成的损害是树冠羞避的关键原因。

为什么通常只有同种植物才表现“羞避”?

但是,彼此之间的磨损很难解释为什么这种现象通常只在同一物种间发生,如果树木是因为损伤而表现出“羞避”,那么它们应该对其它树木也会如此表现才是。

另外,这个解释还有两个问题:

一个是科学家观察到相同的树木,生长在风大的地区并没有表现出更明显的树冠羞避;

另一个是科学家观察到一些表现出树冠羞避的树木,在彼此间隙的边缘并没有出现树叶减少和枯枝的情况。

所有这些都说明,风可能是导致树冠羞避的原因之一,但它可能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现在科学家有另外一个假设,那就是树冠羞避存在一些进化优势,而植物可以通过光感应来彼此保持距离。

树冠羞避:为什么树冠之间会彼此保持距离 Dag Peak

虽然植物大多看起来都十分被动,但是它们确实存在许多主动交流,而这种交流的媒介就是光和化学物质。

很早的时候,科学家就发现一些植物在对待不同叶子时会表现出自己叶子不同的放置策略,通常是遮蔽其它植物的叶子,以及避开亲缘植物的叶子。

现在科学家已经了解到,植物之所以有能力判断其它植物是否与自己有亲缘关系,是因为它们的光感受器,它们可以感受到反射回来的不同的光线,已知远红光和蓝光都会诱导植物的树叶行为。

树冠羞避之所以大多时候只在同一种植物间发生,可能正是因为它们是通过光感受器判断出彼此并表现出“羞避”,以此来减少竞争造成的损害,以及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另一方面,不同植物光感受器无法识别,所以就不“羞避”。

但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有一些植物对不同植物也会“羞避”,这或许是因为它们彼此反射了相似的光,又或者它们真的只是因为风或其它因素在起作用。


文章出处:怪罗科普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