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储存在其他国家的核废料:可能会随全球变暖释放出来
  • Tara Wu
  • 2024年04月15日 15:54
  • 0

一份新报告发现,融化的冰层和海平面上升可能会导致美国冷战时期核试验制造的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

最近一份新报告披露了美国冷战时期制造并储存在其他国家的核废料,随着气候变暖,这些有毒物质很可能对环境和当地居民健康造成危害。

美国储存在其他国家的核废料:可能会随全球变暖释放出来 美国冷战时期在马绍尔群岛储存的核废料,而气候变化可能导致这些污染物进入环境。图片来源:美国能源部

美国政府问责署 (GAO)调查了马绍尔群岛、格陵兰岛和西班牙的核废料,并于今年早些时候发布了调查结果。

由于美国在二战后几十年里的核试验,这三个地区饱受放射性污染的威胁。结果表明,随着全球变暖,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冰盖所含的有毒放射性物质很可能会污染食物和水源。

这些挥之不去的核污染来自包括氢弹在内的核爆炸,以及世界各地发生的核事故。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核工程师罗伯特·海斯(Robert Hayes)在接受美国 ABC News 朱莉娅·雅各布(Julia Jacobo)的采访时表示,美国政府一般将这些核废料存放在核爆炸地点附近。比如在格陵兰岛,他们将核废料丢弃在冰盖中;而在马绍尔群岛,他们则将核废料放置在当地一个混凝土结构之下。

美国储存在其他国家的核废料:可能会随全球变暖释放出来

美国储存在其他国家的核废料:可能会随全球变暖释放出来 核武器试验。(图片来源:pixabay)

马绍尔群岛的核试验

报告显示,太平洋岛国马绍尔群岛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使当地受核废料威胁风险最大。

冷战时期,美国在马绍尔群岛建造了一个混凝土结构——Runit Dome,用于封存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废料。但随着海平面上升,该混凝土结构下方的地下水可能会涌出,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风暴潮还可能将放射性物质扩散至整个岛屿,扩大泄漏的影响。

1946~1958 年,美国在马绍尔群岛进行了 67 次核试验,其中在比基尼环礁进行的核试验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次爆炸的威力约是广岛原子弹事件的 1000 倍,产生的放射性尘埃多于科学预测。

马绍尔群岛的居民已成为核废料的受害者:多个环礁仍然无法居住,核辐射导致马绍尔人罹患癌症和其他疾病,传统的食物采集方式也受到极大干扰。

GAO 主任内森·安德森(Nathan Anderson)告诉 Grist 杂志的安妮塔·霍夫施奈德(Anita Hofschneider),美国对马绍尔群岛上核废料的责任是“由具体的联邦法规和国际协议界定”。安德森对史密森尼(Smithsonian)杂志说:“美国政府的长期立场是,根据协议,马绍尔群岛对自己的土地负全责,包括曾用于核试验的土地。”

美国能源部坚称,岛上的核废料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的风险很低。但鉴于马绍尔人对美国提供的辐射信息缺乏信任,GAO 在报告中建议美国能源部与马绍尔群岛政府加强沟通。

马绍尔群岛已成为多个辐射暴露研究的对象,包括去年一项通过海龟壳推测历史核事件对环境影响的研究。

格陵兰岛冰盖下的核废料

如果温室气体排放按当前速度继续下去,那么含有美国冷战时期核试验废料的格陵兰岛冰盖将在未来 75 年内融化。2016 年的一项研究指出,这肯定会导致美国军事研究基地“世纪营”(Camp Century)的核污染物释放到环境中。

美国储存在其他国家的核废料:可能会随全球变暖释放出来 冰川学家在格陵兰岛工作。(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

这项研究引发了广泛的公众关注,格陵兰岛所属的丹麦便开始长期监测世纪营周围的冰盖融化情况,并同时研究核污染物是否会随融水从冰层中渗出。

丹麦科学家经研究推断,这些污染物预计会在 2100 年前处于冰冻状态。

届时,短寿命的放射性同位素已衰变,而长寿命同位素将在本世纪末失去大部分放射性,并将被融化的冰稀释。但其他研究发现,世纪营遗留的化学物质多氯联苯(PCBs,一种致癌物)可能会造成更深远的影响。

“这可能影响环境,并进一步影响食物链,以及当地居民健康,”因纽特人北极圈理事会格陵兰分会主席希亚尔马·达尔(Hjalmar Dahl)在接受 Grist 杂志采访时表示,“我认为重要的是,格陵兰岛和美国政府必须就这一令人担忧的问题沟通解决方案。”

西班牙上空飞机失事

1966 年,西班牙上空两架飞机相撞,其中一架载有氢弹。虽未导致爆炸,但坠地的四枚氢弹中有两枚受损,释放出了放射性钚,导致帕洛马雷斯镇遭受核污染威胁。

1990 年的一项评估发现,帕洛马雷斯镇的核辐射水平超过了欧盟标准。2015 年,美国和西班牙达成协议,对该地进行补救。起初,美国派人来这里开展清理工作,将受污染的土壤挖出来并运往美国,但除此之外,两国尚未实施其他任何措施。

策划制作

来源丨环球科学(ID:huanqiukexue)

作者丨Tara Wu

责编丨何通

校对丨徐来、林林


文章出处:科普中国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