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斯坦福大学《AI指数报告》,一向是国际人工智能界关注的“年度成绩单”。在今年最新发布的报告里,有一项来自中国的科研成果,那就是在两万病例中识别出31例漏诊的胰腺癌。这被业内评价为“令人惊叹”的科学突破。
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说,当人们还在关心ChatGPT5(大型预训练语言模型)什么时候发布时,我更感兴趣的是,哪些应用可以充分利用大语言模型的所有能力。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火爆出圈,为社会提供了全新的生活方式。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相对于过去的辨别式人工智能而言,比如人脸识别。过来一个人,我们可以识别这个人是谁,或者不是谁。
过去的搜索引擎也是典型的辨别式人工智能,用户输入关键字或一段话,计算机在全网进行匹配,找出所要寻找的内容。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就是给计算机下一份任务清单。
比如,我想写一份什么内容的报告,生成式人工智能帮我完成;或者我今天要组织一个报告会,生成式人工智能帮我出一个策划报告,这个报告就包含了创意思考,可以给一些提示,在这个基础上再修改完善;或者我需要一幅山水画,要有“窗含西岭千秋雪”的意境,生成式人工智能也能拿出一幅作品。
今年,视频模型Sora的出现,彻底颠覆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视频领域的应用,是对人类叙事方式的一次深刻挑战,预示内容生产领域未来将有无限发展空间,也让我们对通用人工智能的到来充满期待。
在此之前,尽管人工智能在图像和音频生成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高质量、长时间的视频生成仍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这种技术的突破,为内容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只需输入一段描述就能为你呈现出一个完整、生动的故事场景。这无疑将极大激发创作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今,生成式人工智能,就是在大模型基础上进行各种各样人工智能的开发应用。人工智能不仅在塑造着自然科学研究新貌,也为人文社科研究带来全新范式。不久前,清华大学教授沈阳利用人工智能平台,经66轮对话创作了一部科幻作品《机忆之地》,以此匿名参加一个科幻作品大赛并获得二等奖。
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基地》系列中,曾描述新文明在遥远的、远离核心的基地边缘诞生,原因是在基地边缘地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外来文明,这使得那里的人不断学习和适应,以应对新的挑战。
边缘孕育文明,已被历史证明。一些科学家出于研究兴趣,行至学科边缘,不断学习、适应,孕育出新的学科,如进化论来自动物学、生理学、地质学与古生物学交叉学科,而孟德尔的遗传学则来自生物学与统计学的交叉学科。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由于它几乎可以与所有学科进行融合,因此这种横跨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纵贯传统学科所有界限的大融合,必将带来一个智能涌现的时代。
美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畅销书《失控》作者凯文·凯利表示,随着新的人工智能应用,人们发现机器也是可以产生创造力的,但是这些创造力并非空穴来风,必须有人去给人工智能做出提示,那么这些人就叫作“提示工程师”。虽然都在使用人工智能,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提示,让人工智能创作出非凡的东西,如今这一新职业已进入高薪新白领阶层。
凯文·凯利认为,在未来的几年内,人是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的,但是有可能会被一个善于使用人工智能的人替代,这便是一个普遍的趋势。我们每个人即使不是职业“提示工程师”,但也应该朝这个方向努力,这样至少我们不会被这个时代甩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