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谋科技发布首款本土自研“玲珑”DPU!新一代“玲珑”VPU首批支持H.266
  • 上方文Q
  • 2024年09月23日 19:15
  • 0

【“玲珑”V710/V510 VPU:首批支持H.266标准的超高清视频处理核芯】

这是一个视频为王的时代,更是是一个高清视频需求井喷的时代,而海量高清视频的传输需要更高级、更高效率的视频编解码与压缩解压技术,从而在同等甚至尽可能高的画质下,大大降低传输与存储成本。

安谋科技发布首款本土自研“玲珑”DPU!新一代“玲珑”VPU首批支持H.266

安谋科技发布首款本土自研“玲珑”DPU!新一代“玲珑”VPU首批支持H.266

比如最新的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H.266(VVC),在2020年就已发布,经过四年多的准备,行业正在全方位拥抱,包括国内头部互联网巨头。

H.266拥有极高的编码效率,相比于H.265(HEVC)同等画质下可节省50%的流量(存储空间),还支持HDR 10-bit、UHD/8K视频。

安谋科技发布首款本土自研“玲珑”DPU!新一代“玲珑”VPU首批支持H.266

“玲珑”VPU产品历经三年的迭代与优化,已经授权超过30家国内合作伙伴,广泛应用于手机终端、PC、智能汽车、智能安防等众多场景。

第一代的V7/V5就广泛支持H.264、VP8、VP9编解码,AVS2、H.263、MPEG2/4、RealVideo 8/9/10、AVS/AVS+/AVS2解码,第二代的V8/V6加入了AV1解码。

最新的V710/V510又重点加入了H.266编解码,也是国内首批同时支持H.266编解码的视频处理器。

安谋科技发布首款本土自研“玲珑”DPU!新一代“玲珑”VPU首批支持H.266

“玲珑”VPU采用多核心、多格式编解码器融合的灵活可编程架构设计,单个核心的编解码性能即可高达每秒4K60FPS。

它基于16nm FinFET制造工艺,在支持多标准编解码的同时核心面积做到了最小。

其中,标准版本不超过1.83平方毫米,定制版本可小于1.5平方毫米。

安谋科技发布首款本土自研“玲珑”DPU!新一代“玲珑”VPU首批支持H.266

“玲珑”V710/V510 VPU的内核架构设计是完全一致的,只是规格略有差异。

其中,V710最多8个核心,最高支持到8K分辨率、120FPS帧率。

V510最多4个核心,最高支持到4K分辨率、240FPS帧率。

对比上代V8,V710/V510 H.264/H.265的编码性能提升了2倍,X265 very slow的编码质量提升了20%。

对比上代V6支持的H.265,V710/V510支持的H.266编码质量提升了30%。

另外,4K/8K编码质量提升了25%以上,特别是新增了屏幕显示菜单(OSD)的前处理功能,可以更好地兼顾主流市场、新兴应用的实时编解码需求。

安谋科技发布首款本土自研“玲珑”DPU!新一代“玲珑”VPU首批支持H.266

举例来说,在一个多人打篮球的1080p视频中,也是测试对比编码质量的典型场景。

同样的PSNR(峰值信噪比),“玲珑”VPU第一代的视频码率约为8Mbps,第二代降到了6Mbps,如今只需要大约4.8Mbps,节省了多达接近70%,但画质还是一样的。

安谋科技发布首款本土自研“玲珑”DPU!新一代“玲珑”VPU首批支持H.266

再看主观质量,“玲珑”VPU也做了大量优化。

空间优化方面,对比关闭、打开SSIM AQ的画质不同,尤其注意看打开之后的茂密树木边缘、水中石头倒影都更加清晰可辨。

安谋科技发布首款本土自研“玲珑”DPU!新一代“玲珑”VPU首批支持H.266

时间优化方面,对比关闭、打开的不同,尤其注意打开之后的路面沥青颗粒感更加清晰,不再是模糊一片。

这些差异乍一看不大,但对很多行业客户来说非常关键,容不得马虎。

安谋科技发布首款本土自研“玲珑”DPU!新一代“玲珑”VPU首批支持H.266

“玲珑”V710/V510 VPU同样支持AFBC技术,从而做到了GPU、VPU、DPU全流程支持,可将视频内带宽节省大约35%。

关键它是无损的,即不会造成画面质量的损失。

安谋科技发布首款本土自研“玲珑”DPU!新一代“玲珑”VPU首批支持H.266

安谋科技发布首款本土自研“玲珑”DPU!新一代“玲珑”VPU首批支持H.266

根据端、边、云等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玲珑”V710/V510 VPU可分别提供4-8个核心、1-4个核心等多种配置。

在大幅节省存储空间、带宽成本的同时,它们还能轻松按需配置,确保系统性能、功耗、面积的最佳平衡。

安谋科技发布首款本土自研“玲珑”DPU!新一代“玲珑”VPU首批支持H.266

为了帮助开发者基于各种视频编解码标准进行快速部署,“玲珑”V510/V710 VPU在硬件方案的基础上,还提供了一整套完备的固件工具、软件支持。

得益于软硬件交互的架构设计,开发者还可通过软件升级,对既有硬件进行灵活的扩展和优化。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此文章为快科技原创文章,快科技网站保留文章图片及文字内容版权,如需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