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ATI,每一个显卡玩家都不会陌生——当今两大显卡厂商之一,也是唯一能和NVIDIA一较高下的对手。ATI从起初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发展至今已经满满走过25载,而这期间的风风雨雨值得我们回味一番。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源头,说起ATI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到创始人何国源。ATI创始人、ATI原总裁兼CEO的何国源一生颇为传奇,于1950年出生在广州新会的一个当时不太富裕的家庭。何国源的父亲曾教过书,后来因家境贫寒和生活所迫背井离乡到香港打工,不过家里的生活依然非常拮据,温饱仍得不到保证。何国源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从小就非常懂事,为了贴补家用,他就在家里附近的空地上种菜,再将收成的蔬菜卖钱帮助家里。卖菜赚的钱太少,因此何国源又开始编草帽卖钱。何国源经常在课堂上偷偷编草帽,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耽误了学习。
1962年,何国源一家来到香港跟父亲团聚。由于经济条件差,一家人只能挤在一间很小的单间公寓里。整个少年时代,何国源感到最沮丧的就是为什么自己总是那么小,为什么自己还不到18岁。1970年,刚刚中学毕业的何国源便进入社会工作,但当时的社会形势很差,一个中学生很难找到工作。很多同学留在香港或到外国留学,可这对家境贫寒的何囯源来说很不现。后来他得知去台湾读书很便宜,每个月读书生活费很低。于是,20岁的何国源只身来到台湾,就读台湾成功大学电子工程系,而这也成为何国源的第一个人生转折点。
4年后,何国源毕业并成功获得电子工程学士学位。为了养家,他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回到香港并在数控系统找到了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当时他在数控系统任职产品总经理,四个月后被提升作品管电脑工程师,待遇也随之增长。
一年以后数控系统倒闭,何国源随即跳槽到飞利浦任职制造总管一职。种种机缘,1980年何国源坐到了香港王氏电子公司总经理的位置。开始的时候,总经理的薪水并不比他原来工作的时候高,但这个高级管理层的职位,可以让把他以前工作中学过的种种知识综合运用上,这恰恰是何国源所看重的。
何囯源在王氏电子短短的一年里就让公司规模从100人迅速发展到2000人,而其薪水也从原本的十几万港币猛增到五十万美金一年。不过何国源并非那种安于现状的人,1983年厌倦了打工生活的何国源陪同一位移民到加拿大的校友来到多伦多,从此踏上了他曲折的异国他乡创业之路。
1984年,何国源移民加拿大,遗憾的是尽管他拥有近10年的工作经验仍然找不到和专业相关的工作。然而何国源并未放弃,1985年他和另外两个香港移民,Benny Lau(原ATI产品开发副总裁)和Lee Lau(原ATI策略计划副总裁)共同创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公司——Array Technology Industry,也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ATI。和许多同时代的IT英雄类似,何国源的ATI诞生在加拿大多伦多北部安大略省马克姆小镇的一件车库里。当时三人的全部积蓄也不过30万加元,而创建一家电脑公司需要大笔资金,以他们当时的实力很不现实,所以何国源决定瞄准创业成本较低的计算机图形领域。否则,我们今天有可能看到的不是ATI,而是又一家戴尔或者联想。
起步之初的ATI极为艰苦,公司上下仅有六名员工,并且秘书、接待和装运都是同一个人。以至于后来何国源的老同事去看望他的时候,惊奇地发现何国源这个昔日的的总经理竟然拿着扫把成了车库清洁员。身兼总裁的何国源除了技术研发,所有的公司业务也都要参与。即便如此,开始的创业也很快消耗殆尽,幸而后来得到新加坡华联银行的共计180万美元的商业贷款才得以将ATI维持下去。
尽管公司开始举步维艰,不过何国源敏锐的创业方向还是为公司带来了生机。1985年10月,ATI采用ASIC技术开发出第一款图形芯片,之后就主要涉足OEM业务为诸如IBM之类的大型PC制造商生产显示芯片,因为当时个人电脑只有IBM和其它竞争者的整机销售,并且价格昂贵,所有配件包括软件都不会单独销售,所以OEM是当时ATI的最佳选择。好在公司第二年就获得了第一笔订单,每周7000块芯片,当年ATI就赚了1000万美元。
从此之后,ATI就开始专注于为PC制造商提供OEM整合图形芯片。随后几年,在当时新兴的PC大潮带动下,ATI的营收逐年增长。到了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ATI的营业额就达到了近1亿美元,并跻身加拿大五十大高科技公司。
背景:当时的显卡称为显示适配器,在DOS操作系统年代,电脑对显示技术的要求是很低的。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软件的应用,电脑图形界面的需求也愈发强烈。从最早应用在8080、8088以及80286上,仅能识别黑白两色的EGA,到286时代能够十倍三原色和黑白的CGA,显示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过CGA依旧整合在主板上,并不像现在的独立显卡,直到VGA标准才出现如今显卡的雏形,从主板上分离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