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世界性节日还是区域性事件,Google首页的LOGO总会做出相应变化以示庆祝,而且在这小小的方寸世界里,Google那独特的创意和文化总能博得人们的会心一笑。这就是闻名遐迩的Google Doodle,而这些所谓涂鸦背后的人就被称为Google Doodler。
CNET新闻编辑Daniel Terdiman近日就走进Google,探访了这些神秘的涂鸦作者们。
一点点历史
1998年,Google的两位联合创始人Larry Page、Sergey Brin在内华达州的沙漠里参加了反传统狂欢节“Burning Man”(俗称烧人节)。为示庆祝,他们在公司LOGO背后放了一个被燃烧的小人的形象。后来的一份回忆录称:“第一个涂鸦相对来说很简单,但是我们的用户很喜欢通过装饰公司LOGO来庆祝重大节日这个主意。”
2000年,Larry、Sergey找到了当时还在实习的Dennis Hwang(韩国人黄正穆),希望他为巴士底日(法国国庆日)制作一个涂鸦,结果大家都很满意,Dennis也就被指定为Google涂鸦的首席负责人,将这个意外之举变成了Google首页的不定期惊喜。
今天,Google涂鸦团队的成员已经发展到五个人。Dennis Hwang功成名就之后退出,改而做了公司网管,将领导涂鸦的“重担”交给了Micheal Lopez,以及另外四名成员Susie Sahim、Jennifer Hom、Ryan Germick、Mike Dutton。
Daniel Terdiman在参观期间获准旁听涂鸦作者们的内部会议,看他们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创意,但是9月4日之前不允许公布任何相关消息,因为他们会在那一天发布探讨后的成果:庆祝巴克球25周年的第三个动态涂鸦。
之前的动态吃豆子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但那并不是Google第一个制作互动式涂鸦,之前他们就已经试验过多次,比如牛顿生日时会掉苹果的树、万圣节时可以点击搜集的糖果、绘制麦田怪圈的UFO等等。
Google是一家全球性企业,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分公司。某些值得庆祝的事件是全球性的,相应涂鸦就会放上Google.com首页,但也有很多是区域性的,比如某国著名科学家、艺术家的生日,这时候的涂鸦就只能在该国主页上看到。
Lopez指出,不管是哪一种,创作过程基本都是一样的:设计团队首先思考如何萃取某个事件的概念和精华,然后寻找最有趣的方式表达出来。
每年,Google涂鸦团队都会创作大概200件作品,肆意挥洒创意的同时也体现、传播着Google的技术和文化。
背后的艰辛
看似简单的几笔涂鸦,其中的心血并不是谁都能体会得到。Google涂鸦现在的关注度非常高,也对设计团队提出了苛刻的要求,他们必须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同时主意不能侵犯谁的利益或者感情。
Lopez距离说,庆祝人类发现DNA的时候,“我们把双螺旋线给画错了……科学家就开始给我们写信……我们马上进行了修改”。
Germick也说,3月14日庆祝圆周率π的时候,他特意请教了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位博士来检查、确认不同的几何方程式,然后才敢呈现给亿万用户。
一般来说,每个涂鸦的设计时间从几天到几周不等,但有时候会非常急迫。Hom回忆说,NASA在月球上发现水蒸气的时候,他们当天就奉上了庆祝涂鸦。“看起来我们有内线消息,但其实我们也是看新闻才知道的。”
2009年考古学家找到了进化论中“失落的一环”(Missing Link),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物种进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消息公布时,Google涂鸦作者们正在纽约参加一个颁奖典礼,但他们当场就投入工作,几个小时后就挂上了庆祝涂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