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 Nano双核平台再探:处理器、图形性能深入测试
  • 上方文Q
  • 2010年11月16日 11:03
  • 0

VIA Nano双核平台再探:处理器、图形性能深入测试

VIA Nano双核平台再探:处理器、图形性能深入测试

《星际争霸2》:这个游戏很热门也很有趣,不同的场景对GPU、CPU有不同的要求,比如拖动地图看单位跑来跑去得靠GPU,激烈的对战又得看CPU。这里分别进行测试,GPU方面是2V2加地图移来移去,CPU方面是3V3的一场各单位大战。

GPU方面,Chrome 520虽然倒数第一,但是帧率也有将近50FPS,足以流畅游戏了,但是CPU方面,Nano DC的速度还不到10FPS,只有Core i3-530的一半,当然这也得益于Intel与暴雪合作的针对性优化。

总体来说,Chrome 520的表现值得称道。确实,即使在低分辨率和低细节下它也不能完全流畅地运行3D游戏,但是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很多时候已经可以媲美Intel HD Graphics。再者说,驱动的安装和运行都没有任何问题,未发现崩溃,也未发现不兼容。这么多年了,VIA终于带来了第一套有竞争力而且性能、稳定性、兼容性都令人满意的平台。

顺便说,Chrome 520是支持H.264视频硬件加速的,但可能是驱动的原因,暂时无法实现,CPU占用率能降低下来但是掉帧严重。

四、功耗

前边说过了,Nano DC最终会采用台积电40nm工艺,但现在的样品还是富士通65nm的,所以功耗仍是个未知数,只能参考看看现在的情况。

VIA Nano双核平台再探:处理器、图形性能深入测试 空闲系统功耗

VIA Nano双核平台再探:处理器、图形性能深入测试 满载系统功耗

Nano DC相比于Atom D510的性能优势极其明显,但功耗也好高得多。Atom D510在参测系统中是最省电的,而且优势相当大。Nano DC就高多了,待机是其将近两倍,仅次于主流的Athlon II X2 255、890GX系统,满载时更是几乎达到三倍。

希望40nm能带来一些改观。

结语:

VIA Nano最早的定位是MID移动互联网设备和智能手机,但也能用于上网本、入门级台式机。Intel Atom家族也是不断扩充,甚至已经其规划到了22nm工艺时代,衍生版本也越来越多。无论是技术资源还是市场资源,VIA都远远无法与Intel竞争,这才是最可怕的。

VIA Nano双核心版本凭借乱序引擎对顺序引擎的优势而在性能上击败Atom没有任何问题,集成显卡Chrome 520也完全将GMA 3150踩在脚下,并且能让低频率版本的HD Graphics很为难。

当然也有两大问题。一是功耗。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65nm版本,功耗很不理想,40nm能做到什么程度?VIA自己也说不清楚。二是价格。Nano主板现在零售价120美元左右,但仅搭配单核心。希望双核版如果能保持这个价位,而且别再那么老是有价无市。

事实上,VIA Nano最大的对手或许并不是Intel Atom,而是即将面世的AMD Fusion APU,确切地说是基于Bobcat山猫核心架构的超低功耗版本Zacate/Ontario。后者已经屡屡亮相并且有惊艳表现,且已开始批量出货给OEM厂商,明年初就会正式发布。如此一来,两面夹击之下留给VIA Nano的生存空间就更狭窄了。 

VIA Nano双核平台再探:处理器、图形性能深入测试


文章纠错

  • 好文点赞
  • 水文反对

此文章为快科技原创文章,快科技网站保留文章图片及文字内容版权,如需转载此文章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观点发布 网站评论、账号管理说明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相关报道

最热文章排行查看排行详情

邮件订阅

评论0 | 点赞0| 分享0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