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我应邀在中国计算机技术大会上做了演讲,期间与来自中科院计算所、IBM、神州数码的同仁们谈起了当下中国计算机界科研合作的问题。英特尔已经与中国一起走过了26个年头,和中国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开展了很多”一见钟情”式的合作。今天我想把英特尔与科技部、清华大学合作成立”清华-英特尔先进移动计算技术中心”(下称”联合中心”)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我们在开展合作时,一直坚持两条原则:一是立足中国,寻找机会并与本土伙伴一起提高研发能力,二是解决实际需求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这两点,我在计算机技术大会上与中科院计算所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许鲁老师交流时,他也非常赞同。”联合中心”也是基于这两点原则成立、运营的。
2006年,我们在与科技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双方在移动计算领域有着共同的兴趣。那时智能手机等移动计算设备还没像现在那样流行,但我们都认为移动计算必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双方希望利用科技部在中国科研方向上的宏观把握优势,以及英特尔在计算技术领域内的深厚技术进行合作。2008年6月,科技部与英特尔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并委托清华代表其组建和管理此联合研究中心。随后,清华与英特司签署合作协议,并于2008年11月正式成立”联合中心”,以未来移动计算的主流应用需求为驱动,研究适合中国产业的先进移动计算系统芯片架构设计及原型,并推广到全球。
为了更好地开展合作,我们在管理机构、核心研发团队的设置上,也致力于扎根本土、扎扎实实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该中心由双方共同管理,其最高领导是指导委员会,由科技部领导、清华大学副校长、英特尔全球CTO、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等组成。中心还设置了联合主任,分别由清华大学魏少军教授和我共同担任;并且还成立了一个联合管理组,由五名清华大学微电子、计算机方面的教授和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专门派驻的以首席工程师为首的五名资深研究员组成,负责研发管理工作。这支 “技术梦之队”的专业领域涵盖了编译器设计、SoC设计、应用程序设计、系统软件设计和网络程序设计等,为后来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打下了重要基础。
如今,”联合中心”已经成立近三年。合作双方对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自然人机交互等多个与移动计算密切相关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度调研,确立了以客户端应用加云端服务为主要研究背景,专注于研究非智能设备与智能设备之间互联并且进行控制及内容交互的应用场景。目前,”联合中心”已提出了包括硬件平台、系统软件和应用中间件的完整解决方案,研发了此方案的概念系统原型和多个应用范例。
我一直觉得英特尔与中国很有缘分。过去26年里,英特尔见证了中国计算机业的蓬勃发展,预计明年中国将成为英特尔全球最大的单一PC消费市场,也是最大的互联网、移动通信、电视和汽车市场。相信这样的机遇一定能为我们带来更加激动人心的产学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