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前边的所有测试数据汇总,按照画质高低两档区分,就得到了这么一个总体情况,全部以4770K为基准。
低画质下处理器的重要性超过显卡,更能体现本文的主旨。4.5GHz同频下,六款处理器的最大差异是12.69%,似乎三代架构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而默频下整个这个数字是13.98%。
高画质下,处理器的影响力削弱,但更能体现真实性强,2500K相比于4770K在默频、4.5GHz下的差异分别为7.49%、6.76%。从这个角度上讲,三年下来处理器能贡献的游戏性能变化非常之小。
如果更公平地对比三代旗舰i7,那差距就更小得可怜了,低画质下也不过7%左右,高画质下更仅仅4%上下。换句话说,即便从2600K升级到4770K,打起游戏来也不会有任何不同。
最后是功耗,看上去应该是处理器的单独功耗。负载测试使用wPrime 1024M,峰值测试来自Linx。
超频时的就不多说了,默频下更值得一看。Sandy Bridge的工艺是32nm,因此功耗明显高出一截,2500K甚至都已经高于3770K、4770K差不多了。Ivy Bridge、Haswell工艺同为22nm,功耗基本是同一水平,后者稍高一点点。
从节能省电的方面讲,Ivy Bridge、Haswell的价值显然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