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下,从业人员面临“被替代”的焦虑,也迎来实现“降本增效”的机遇。
近日,在由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等共同主办的第四届智能财务高峰论坛上,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智能财务研究院院长刘勤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智能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积累和理念推广明显加快,财务智能发展大势所趋,未来预计会有20年黄金发展时间,有望受到大量资本追捧。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应用“脱节”问题尚待解决,从教师知识结构、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方法都要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变革。
初期阶段缺乏通用产品
当前财务智能化发展水平如何?
“智能财务还处于刚起步的研究和初期布局阶段,通用产品不多,业界正在寻找合适的应用场景。”刘勤指出,大部分企业尚在进行会计信息化阶段的建设,目前还不具备大规模智能化发展的基本条件。一些会计信息化发展相对成熟的企业开始在做智能化的探索,但是探索的领域也“不是非常聚焦”。“按照信息技术15年发展周期的说法,智能财务从启动到相对成熟可能会有20年的黄金发展时间,相信未来很多资本会涌入该领域”。
刘勤表示,疫情常态化下,虽然对企业实施相关智能财务项目会有所影响,但疫情也客观地起到进一步激发财务数字化发展需求的作用,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在应用深度上,这两年智能财务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就对比近年智能财务研究院评选的智能财务最佳实践情况来看,他直言获奖的16家单位就技术本身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创新性,但是应用场景“抓得好”,将技术与业务结合的效果好,这离不开单位领导和主管部门强有力的推进,以及实施方法论的创新和应用。
从供需角度上来说,应用企业作为需求方正在推动供给方即系统和软件供应商的改革,不断驱动技术升级,满足应用系统更迭的需求。当前企业在推进财务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有动力也有阻力,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政策环境及企业内部发展需求,阻力则是变革中对就业岗位、管理流程和组织架构的冲击。总体而言,刘勤认为,发展的大环境会不断驱动技术变革和迭代,对应用企业而言,更多的是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削弱阻力的影响,从而推进财务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就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如何把控技术不是“取代”人,而是为人所用?“我一直在提倡智能财务发展,需要构建一种人机协同共生的生态,技术应为人所用。”刘勤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人机协同模式一直是探讨的重点。就企业决策者而言,在引入技术以提高效率的同时,应思考其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这样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数据安全方面如何把控?刘勤也向本报记者表示这也是智能财务研究院正在研究的问题之一,他提出, “政策法规要跟进,企业管理层对数据安全重视程度要提高,数据安全技术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抓手。”
正如刘勤所说,在智能财务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必须时刻预判和评估它给会计行业可能带来的影响,必须确保我们能够引导、利用、控制相关技术的发展,必须坚守信息系统发展中的伦理和道德底限,尽可能实现人与技术的平衡协同发展,让科技为会计群体服务,更好地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
高校人才培养要“变革”
今年11月24日,财政部制定《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持续推动会计审计标准体系高质量建设与实施、全面推动会计审计业高质量发展、培养造就高水平会计人才队伍、全面推进会计法治化建设、切实加快会计审计数字化转型步伐等主要任务。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中国教育有很大影响,财务智能化发展对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刘勤向记者直言,一些应用单位抱怨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高校需要“革新”,从教师知识结构、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进行改变。
从智能财务的整个产业链来看,不同环节的人才应该需要不同的知识结构,研发环节的人才侧重于对计算机等技术的掌握,应用环节的人才则需要深厚的领域管理知识,而提供咨询等服务的中介环节人才则应起到架起业务和产品技术间桥梁的作用。可以看到,当前不同的学校都在尝试开设智能财务的专业或研究方向,如教育部最近批准了1800多家职业类学校开设了大数据会计专业,尽管每一个学校的定位和侧重点可能会有所不同,但相信他们都是想将会计与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融合起来。
在解决“脱节”的问题上,应用单位与高校之间也在进行合作。刘勤也强调校企间合作的重要性,很多企业在协助高校提供体验式教学环境,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案例去了解企业真实的应用场景。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为例,主要的培训对象是研究生及高端会计从业人员,在培养过程中,学院会根据行业政策的改变、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需求的变化,不断修订相应人才的知识能力框架,开设新的智能财务相关课程,通过到企业现场教学等手段来解决供需“脱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