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思想 联想集团副总裁刘军在9年前就提出“工业设计是联想技术的核心竞争力”,联想也希望通过X300和IdeaPad U100,来展示其团队的设计实力。 大多数的ThinkPad从美国开始起步,其规划者、项目经理以及一些设计人员在北卡罗莱纳州完成外型及功能设计,工程设计和工艺由在日本大和的团队来完成,生产和采购在中国深圳。在X300的整个研发过程中,大卫·希尔带领一个美国的管理团队总体协调并制定计划。“但很明显,研制像X300这样的产品需要公司内部广泛的合作。”他说。 X300的人机要素及人体工程学设计也是在美国进行的,由大卫·希尔与一些设计师和大和的一个设计中心一道合作,中国北京的工程师则设计了触摸盘。大和实验室研发经理Tabo san回忆说,这个设计项目的不同之处是大和从非常早期就提交概念建议书,交给美国团队,由大卫·希尔团队在其基础上进行详细设计,并且拿出图纸。 “即便在概念阶段也需要高度合作。我们一道设计产品概念,形成三维形象,并以备忘、草图或是演示文稿的形式来保留。我们必须让技术人员、工程人员、市场营销人员了解要实现什么,市场人员要判断是不是符合市场需求。”大卫·希尔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就像组合魔方一样,很多情况下功能和限制是很矛盾的。” 其实在2006年6月,大卫·希尔有过更为激进的设计方案,其中之一与乔布斯的想法不谋而合,就是把简朴发挥到极致,让笔记本表面除了联想的标识和前面的弹簧锁外不再有任何东西,以往笔记本侧面的各种接口和底部的各种标签通通去除。希尔和他的同事们甚至制造了模型。 但是日本团队不认可美国团队的方案,Tabo san回忆说:“他们希望更为简洁,但是我们认为在设计上不可能实现,如果没有接口和插孔,那就反而需要很多孔塞塞住本应开口地方,但是如果加上盖,就不能满足重量的需求。双方讨论后,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X300。”大和团队和大卫·希尔之间必须寻找平衡,因为底线是杨元庆绝不牺牲功能的要求。 2007年1月,项目获得联想高层批准,从概念阶段正式进入“计划阶段”。此后工作的重点,也由美国的北卡罗纳州转向日本大和。 “大多数人认为多国人员共同设计一项产品很复杂,其实不然,因为经验和技术相互共融,沟通并没有太大困难,而且跨地协调工作所产生的成本远低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并且能24小时全天候工作所带来的收益。”大卫·希尔说。 在协作过程中,联想的虚拟团队室(virtual team room)系统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几个团队可以共享信息,不用电子邮件传来传去。当然,传真图表、原型照片或邮寄实物以及面对面的交流也都是必要的。大卫·希尔说:“我们用各种方法分享思想。” 对于大和来说,更重要的是与供应商的合作。Tabo san说:“美国团队的想法,我们要和部件供应商沟通,然后才能确认哪些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他进一步解释到:“X300是一个全配置的超薄机,很多东西都是新的。DVD光驱非常薄,LED背景光要重新设计,LCD盖也是一个全新设计,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复合碳纤维强化塑料)制成,但有的地方,比如右上侧的天线,使用了能够接受无线设备的其他材料,我们在那里有个创新。整个都使用碳纤维,而天线部分是玻璃纤维,整体外盖是复合制成。这个并不是简单的新材料那么简单,而是整体工艺的创新。像一个三维魔方一样,很多最新的技术复合使用在一起。” 两年中,每一个部件都可能对整体进展造成延缓。Tabo san表示,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一个一个部件的去争取,尽量让供应商们做的快一点,尽早拿到样品。
“这是个谈判的过程。”他说。 X300的初步销售如预期一样,并不十分理想,因此后续产品十分重要。大卫·希尔不肯透露新产品的细节。他对《商务周刊》称:“当然我不能告诉你,这是秘密,但是我能说的是正在进行中。研发工作就是这样,我们在庆祝时,新的工作已经开始了。” 如何完善产品 ——戴森中国董事总经理施道骅谈产品开发 英国戴森电器公司的产品是常见的吸尘器、洗衣机、干手机等家用电器。在这个成熟的行业里,产品研发似乎并不重要,我们习惯于看到企业靠规模和成本优势取胜。但是戴森公司依靠创新将产品的易用、好用和耐用性推向极致,在全球44个国家获得了成功。他们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商务周刊》:在戴森这样一个拥有工程师文化的公司,研发是一个怎样的流程? 施道骅:首先我们有一个团队在英国总部,他们不设计发明任何实质的产品,每天在做白日梦,梦想可能出现的技术。这些技术梦想会交给设计部门。设计部门负责把一些抽象的想法变成能够应用的产品,如果真的发现了这样的技术,会首先从一个手绘或用设计工具画出一个草图,让大家有一个大概的几何概念。第三阶段,就是用计算机辅助的设计工具,这样能够让我们从电脑上看到产品的各个维度。下一阶段就是具体的设计阶段,这一阶段费用昂贵,因为到设计阶段的时候需要完成产品的形状、维度、建模,要生产出原型机,原型机生产出来后要送到消费者家里试用,当然在正式大规模生产之前,还要做很多工程试生产。 我们确实有一个创新的机制,但是反过来,我们又不喜欢因为一个过程反而限制了创新。 《商务周刊》:从创始人詹姆斯·戴森到公司的年轻工程师,都喜欢强调在戴森的设计过程中测试这个环节的重要性。 施道骅:实际上,戴森公司的几百名工程师每个月用3万个小时来测试产品,以确保其性能可靠。你知道我们的所有产品都是5年保修期,所以产品的可靠性非常重要。 以Airblade干手机为例,从立项到工业样机完成,经历了三年时间。测试从很早就开始了,从原型机一直到生产阶段,要测试成千上万个小时,包括24小时不间断对产品的电机、塑料、金属等部分进行长时间的持续测试。 戴森的测试项目包括方方面面,比如碰击实验。一个健壮的成人站在已经安装好的干手机上,有人拿大铁锤来砸,目的是确保其在20年中都保持稳固。Airblade干手机在研发中不但经过了大量的生物科学实验,还通过了多个独立权威机构的测试和评定。 我们希望我们所生产的产品不同于现有的其他产品,一定要比别人做得更好,所以我们进行新产品开发时,要确保产品的高品质和可靠性,耐久、耐用。 《商务周刊》:除了实验室测试,还有什么其他方法来完善产品? 施道骅:方法很多。我来中国前是公司内一个非正式小组的成员,每周我们都会在公司里找一个舒服的角度坐下来,观看另一些人使用新产品。我们的任务就是发现产品使用过程中令人不舒服的地方。 同时我也是公司安全委员会的成员。来中国前我的职务是戴森的国际客户经理,曾经参与过公司一些产品的研发,当然技术方面我没什么贡献可言,但我努力扮演一个消费者之声的角色,努力理解消费者如何看到我们的产品,会有什么样的使用体验。我们要努力的达到消费者使用产品的高满意度,因此需要反复寻找产品的失误之处。我们的总裁戴森经常说失败是相当有用的,因为从失败中可以寻找完善产品的灵感。 在公司的服务热线电话和网站上,我们会鼓励消费者提意见。我们非常注重客户的体验,重视他们的反馈意见,我们不是用市场牵着我们的产品走,而是我们要推出的产品比别人好。 还有就是众多的市场调研,在全球不同的市场,我们的员工都会在周末去店里和客户家里,听取他们的意见。还是以干手机为例,我们安装每一台干手机的时候都附上一个卡片,有我们的电邮地址,我们期待客户能把他们的体验告诉我们。